東北網牡丹江5月21日訊 『牡丹江終於有了國家級「非遺」項目。』5月20日,市文廣新局傳來好消息,在日前文化部公布的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由我市申報的朝鮮族花甲禮項目名列其中,這是我市申報成功的首個國家級『非遺』項目。
花甲宴是朝鮮族群眾為60周歲老人舉行的生日宴會,開始為宮廷宴,後發展到朝廷大臣,再普及到平民百姓。我國朝鮮族花甲宴的風俗習慣大體形成於17世紀中葉到18世紀中葉,一般定在老人60周歲生日那天,兒女們為老人擺壽宴,廣邀親朋鄰裡歡聚一堂,感謝父母養育之恩。獻壽時,兒女和過壽老人都要換上傳統民族服裝,先給過壽的老人單獨擺上豐盛的花甲宴大桌,之後以親疏老幼為序,依次敬酒磕頭。祝壽慶典結束後,子女和前來祝壽的共同喝酒,組織娛樂,和過花甲的老人一起唱歌跳舞。
2009年,文化部開展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和評審工作,共有349項入選。其中,我省有6項入選,包括鄂溫克族的瑟賓節、達斡爾族的傳統婚俗、黑龍江評劇、龍江皮影戲、五大連池藥泉會和我市申報的朝鮮族花甲禮。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