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一場招聘會收了200多份簡歷,結果只有20人按通知時間來面試。20日,哈爾濱市人力資源市場舉行了一場招聘企業座談會,多位人事經理對大學生求職信譽度提出意見——大學生海投簡歷浪費了企業寶貴的招聘資源。
20日,有近20家招聘企業參加了座談會,其中包括外企、合資企業和民營企業。20多位人事經理反映最多的是:由於現在很多大學生采取海投簡歷的方式,企業參加招聘會收到的簡歷或現場求職登記的數量都很多,可其中能真正到企業工作的卻較少,每次收獲都有限。
哈市一大型超市人事主管告訴記者,不久前他們招聘財務人員,共收到了200多份簡歷,人事部門分批安排面試,最終如約前來面試的僅有20人。求職者接到電話後,很少有人直言已找到工作或表示不能前來,而是均在電話中同意時間安排。『還有的求職者聽到單位名稱後,居然問他投了什麼職位,因為投的簡歷太多,忘記到底投向哪家了。』
一民營企業人事經理張先生說,到社會的人纔市場求職,有不少大學生不遞簡歷而是現場填寫登記表。一場招聘會最少會收到20人填寫的信息,可是能來面試的僅一兩人,最後留下工作的比例更小。
記者就此問題采訪了一些求職大學生,他們表示,當前就業壓力大,他們海投簡歷就是為了不放過任何一個就業的機會,這也是一種無奈之舉。
一位人事經理表示,海投簡歷實際上是大學生在求職中放棄了選擇權,這也是由於缺乏自信心所致。但企業招人十分看中求職者的主動性和自信心。她提醒說,盲目海投的成功率很低,同時也浪費了用人單位寶貴的招聘資源,畢業生求職前還是應好好想一想,自己想做什麼,能做什麼,想好了再目標明確地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