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哈爾濱科技創新城:強勢招商提速『北躍』
2010-05-22 16:52:56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高慧馨 徐光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22日訊 近期,總投資2.5億元的哈爾濱焊接研究所新址建設項目在位於松北區的哈爾濱科技創新城打下第一根樁基。

  作為國內頂級焊接研發機構,哈焊所早在兩年前就把搬遷事宜提上日程。但最初的搬遷目的地選項不只是哈爾濱市、黑龍江省內———長三角區域、天津、大連等地都曾在考慮搬遷范圍之列,國內諸多發達城市早已向哈焊所拋出橄欖枝。『雖然南方城市提供的條件和區位優勢要勝過哈爾濱,但我們看好科技創新城的綜合配置和今後的積聚效應,最終還是選擇了哈爾濱。』哈焊所所長何實坦言。

  在哈焊所開工前後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諸多高端入駐項目紛紛開工:3月22日,哈電工儀表所等3家研發項目開工;一個月後的4月28日,國家級產品質量監督檢驗與研究中心等5家研發項目和一個科技創新城軟件園項目開工;本月下旬,省農科院、哈獸研所等4家單位的項目也將開工……同時,北京、山西、廣東等地的民間資本開始『探訪』科技創新城產業園,期望投資入駐。

  在吸引這些項目紛至沓來的背後,是這座未來130平方公裡的科技新城力扛『北躍』戰略、不遺餘力打造自身魅力指數的努力……

  內外『取經』打造『引鳳』軟環境

  今年2月初,市委、市政府下發《關於支持哈爾濱科技創新城和哈南工業新城發展的若乾意見》,明確提出哈高新區在科技創新城享市級審批權限,哈爾濱市對新城內企業經營實行非違法不介入……科技創新城快速發展的行政新環境正式浮出水面。

  『同以前的開發區相比,科技創新城的招商環境和招商對象都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哈高新區招商局負責人姜元平指出,沒有現成的硬件基礎,科技創新城要在一片空地上快速發展,營造什麼樣的創新創業平臺、提供一個什麼樣的發展空間,對吸引資源和資本入駐來說至關重要。

  春節前夕,哈高新區主要負責人帶隊,哈高新區科技局等主要部門組成考察團,奔赴全國發達經濟開發區進行全面考察。

  在臨近『年根兒』的不足10天內,考察團『瘋狂』走訪了西安、無錫、常州、上海、蘇州、廣州、深圳、東莞、南京、天津等10個地市的10餘個開發區。

  3個月後,哈高新區鼓勵和支持創新創業、創業投資、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入駐科技創新城、中科院項目入駐科技創新城的4項《暫行辦法》同步出臺,明確提出要連續5年每年投入1億元,設立創新創業專項資金,支持入園項目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示范;支持國內外的各類資本創辦多種形式的創業投資機構、創業投資基金、天使投資基金等,引導創業投資投向城內企業……如此大的政策力度在國內不多見。

  『這些政策既借鑒了國外和國內發達地區的先進經驗,也立足於哈爾濱市和科技創新城的實際。』

  在參與政策制定的科技局局長欒建新看來,這些政策出臺已使科技創新城邁入國內引資環境第一梯隊。

  更多信心則來自於業內。『這些政策通過匯聚一批風險投資企業,能形成科技項目很好的投資動力源。』黑龍江辰能哈工大高科技風險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國超認為,四項《暫行辦法》將充分發揮創業資本的『造血功能』,推動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高科技產業快速發展。


 

  『貼身』服務讓項目快速『生根』

  作為入駐科技創新城的哈投大廈項目企業方聯系人,金紅航覺得項目推進過程中她省心不少,因為沒跑幾個政府部門,就拿到了項目立項和環評手續。現在,哈投大廈項目的前期手續早已辦妥,本月下旬即可開工。

  據了解,哈爾濱市企業項目從工商注冊到實現項目開工建設,一般得跑14個政府部門、7個社會服務單位,經歷34個辦事環節,全程要取得27個審批備案手續。

  『很多項目單位對開工審批手續和流程不太懂,一個手續往往要反復跑好幾次,浪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項目也因此遲遲開不了工。』哈高新區投資服務局局長程亞男介紹說,從年初起,哈高新區把『企業分內的事兒政府拿過來做』,對於每個入駐大項目實行全程代辦,『從頭跟到尾』:項目負責人會編制項目推進計劃、列出開工促進時間表,更會提前告訴項目單位下一步該做什麼。

  現在程亞男手頭有數十個項目進入推進流程,『開工手續辦理往往是政府推著企業跑,因為審批流程上的時間水分已經被擠得差不多了』。從目前他們推進代辦的情況來看,一個項目從立項選址、規劃審批再到開工許可辦下來,一般能省下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時間。

  實際上,大多數進入科技創新城的建設單位缺乏建設項目管理經驗,無專業管理人員,在自行辦理項目審批手續時會遇到不少難題。哈高新區建設局局長劉鐵岩告訴記者,『為此建設局專門組建項目服務部,從規劃設計、施工准備、項目配套及綜合推進四個方面提供服務,實行代辦、幫辦、領辦制度。』

  目前,在項目規劃測量方面,哈高新區實行過程代辦,將勘測成果提供給項目單位;在設計方面,與設計院對接,共同對設計進度和質量進行控制;在項目招標方面,打破常規,幫助項目單位制定招標方案,最大限度地滿足項目提早開工的需要;在項目配套方面,幫助項目單位完成施工用水、用電和施工便道,保證入區項目按計劃開工建設。

  一座科技CBD的加速『制造』

  去年底,省科技廳與哈爾濱市共同商定,在『廳市共商』機制下共同挖掘在龍江大地上積淀多年的『科技富礦』,集全省智慧在松花江北岸用全新理念高標准打造一座科技創新城,聯手共建一個『科技CBD』。

  今年1月8日,哈工大、東北農大等7家高校及科研機構與哈高新區共同簽署協議,宣布首批7大研發項目集體入駐科技創新城———哈爾濱科技創新城建設正式啟動。

  3月份,江北還是冰天雪地。哈高新區建設局工作人員已率先與科技創新城規劃地實現了零距離『接觸』———將辦公室搬進創新城起步區旁的現場指揮部,這是他們3個月內為緊挨科技創新城的第二次搬家。之前的去年12月,因為『從長江路辦公樓到科技創新城,比從迎賓路集中區出發至少要多花半個小時』,曾從哈開發區管委會搬至迎賓路集中區。

  距離拉近背後,是一系列項目建設的超常推進。

  作為科技創新城第一個正式動工的入駐單位,哈焊所所長何實直言『以前也做過一些項目建設,但這次項目建設程序簡化不少,破除常規的力度也很大。』

  按計劃,哈焊所整體及大部分產業化基地全部搬入科技創新城,其龐大的建設工程要實現明年5月竣工,項目要在今年3月份開工。『工程前期很多審批手序,涉及國土、規劃等部門,若像程序按部就班一項項完成,再上項目建設招投標等,半年就過去了,今年根本就沒法動工。』何實告訴記者,這次項目建設他們獲准工作開展可以齊頭並推。

  一方面,哈焊所可以先期聘用有資質的施工隊伍進入現場臨時開建,另一方面其項目設計規劃、施工同步展開公開招標,一切就緒後由中標企業取代前期施工隊進場繼續施工……整個過程工程始終在推進,保證了工程進度絲毫不受影響。

  超常推進,科技創新城在兩個月時間裡一批項目迅速啟動:從3月下旬起,先後有哈電工儀表所、國家級產品質量監督檢驗與研究中心等8家研發項目和一個科技創新城軟件園項目開工;本月底,省農科院、哈獸研所等4家單位的項目也將開工……

  與此同時,科技創新城基礎設施建設早已在緊鑼密鼓推進當中:3月初科技創新城核心區內全部8條道路、6座橋梁及相關配套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啟動,建設人員『5+2』、『白加黑』的狠勁兒也使工期大為縮短,如今部分建設內容已接近尾聲,整體建設7月份即可完工。

  5月的哈爾濱春暖花開,江北科技創新城區域曾經荒蕪的土地上,已是機聲隆隆,人影穿梭。按計劃,今年哈高新區還將建設火炬大廈、創新大廈,同時將啟動建設創業孵化園、軟件園、商務會館、科技展示交流館等重點項目……就在不久前,創新城產業園起步區啟動建設,一批企業項目隨後將陸續入駐。

  雖然近期項目建設受特殊天氣狀況影響,但在哈焊所的施工現場的何實樂觀地告訴記者,『入冬前基本能完成建設進度,明年入駐不會受太大影響。』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