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民生工程扮靚紅興隆 群眾共享改革成果
2010-05-24 18:24:32 來源:東北網  作者:顧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24日訊 題:民生工程扮靚紅興隆 群眾共享改革成果

  記者 顧碩

  近年來,黑龍江墾區紅興隆分局把加快局直城鎮建設作為拉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切入點,采取分局投資與市場化運作相結合的方式,實施『小城鎮帶動戰略』。紅興隆分局局長賀天元告訴記者,該局通過大力實施民生工程,通過打造園林城、教育城、文化城、和諧城,不僅完善了城鎮功能,也極大提高了紅興隆城鎮的品位和土地的經濟價值,使紅興隆分局局直小城鎮實現了跨越發展。

紅興隆農場石河公園。東北網記者 顧碩攝

  打造一座園林城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之一,是發展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有效載體。走『精品』路線,打造『園林城』是紅興隆分局的建設思路。


  目前,紅興隆局直有公園5座,大型廣場兩個,提高了局直地區園林式城鎮的檔次,給來往的賓客帶來綠意蔥蔥、賞心悅目的感受,既美化了局直地區居民的生活環境,也為廣大居民營造了溫暖舒適的生活空間。近三年來,紅興隆局直種植喬、灌木30多個品種共計14萬株,種植草坪近30萬平方米,培育花苗35萬餘株。局直的城鎮綠化覆蓋率達到37.07%,人均佔有綠地面積123.57平方米。

  石河公園是紅興隆分局2007年民生工程之一,位於城西的扁石河畔,該項目僅用五個月時間,就把昔日的垃圾場建成了綠樹環繞、環境優雅、空氣清閑,集休閑、健身、娛樂為一體的森林公園,對完善紅興隆農墾城鎮的整體功能,改善人居環境起到了積極作用。

  『我天天到扁石河公園散步,這裡可真是舊貌變新顏了!』在扁石河公園裡,一位年過八旬的老人告訴記者:『過去,這裡路難行、樣難看,現在分局新建了扁石河公園,我算是享著福了。』

  每當清晨和黃昏時分,在一座座大大小小的公園裡,一群群老人和孩子,幸福地徜徉綠樹成蔭的草坪間,他們正盡情地享受著紅興隆分局民生工程的愛意之下。

紅興隆分局第一中學教育教學評估中心。東北網記者 顧碩攝
紅興隆農場少兒活動中心。東北網記者 顧碩攝

  打造一座教育城

  紅興隆分局黨委在實施小城鎮戰略發展時,深刻地認識到,教育產業是推動城鎮發展的重要支柱,教育發達程度不僅是一個城市文明的標志之一,是一個城市能否留住人的重要條件,也是城鎮經濟的主要增長點。

  近些年來,墾區不少職工群眾搬遷進大城市,很多都是衝著那裡優秀的教育資源。為了凝聚人纔,留住人纔,打破教育發展瓶頸,紅興隆分局黨委緊縮開支,先期投入1.17億元,用一年半時間建起了一座佔地1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8萬平方米、能容納4000多學生的現代化高中。

  走進紅興隆一中大門,只見樓群造型新穎、設計大氣。學校校長郝雲新告訴記者:『我們是五九七、八五二、八五三、二九一、曙光、局直等七校合一的總局重點高中,現有學生近4000人。校園內銀行、超市、理發、浴池一應俱全。學生消費不必動用現金,只需一張卡就可以了。』

  據了解,目前紅興隆分局已全部結束了分場辦小學、農場辦高中的歷史,中小學由53所減至目前的34所。2009年,分局又在第一高中投資1500萬元,建設一座三層建築面積5300平方米的現代化圖書館,該項目是及圖書閱覽、多功能報告廳為一體的綜合性建設工程,並與其它學校進行資源共享。

  打造一座文化城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缺少文化底蘊的城市或失去很多魅力。如何讓職工群眾有一個大的文化氛圍?分局黨委決定將這個坐落在局直黃金地段的文化公園從四千多平方米擴建到兩萬多平方米。這是一個民生工程,也是分局黨委打造文化城市的開始。

紅興隆農場老年活動中心。東北網記者 顧碩攝
紅興隆農場中心醫院院史館。東北網記者 顧碩攝

  2007年9月30日,一座總投資920萬元、建設總面積20400平方米,集文化、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大型文化廣場在紅興隆分局局直建成。這讓更多的老百姓拍手稱快:『分局捨得將黃金地帶建公園,充分表明分局對百姓生活的關心。』

  有了文化活動設施,分局黨委開始實施文化工程計劃,除了鼓勵群眾自發組織一些文化活動之外,每年還組織企業和專業團體在文化廣場上舉行大型文藝演出。2008年,在紅興隆文化公園開展了『放歌紅興隆』大型演出,其中專業隊伍演出達4場之多。龍江劇團團長白淑賢等帶領劇團人員親自到紅興隆分局進行大型演出。局直的成千上萬的職工群眾現場觀看了精彩的演出。一位老乾部高興地說,過去只能在電視上看到的好節目,現在在咱紅興隆家門口就能看到,真是想不到呀!


  打造一座和諧城

  醫療衛生條件是衡量一座城鎮發達程度的重要標志。2008年,分局投資3000萬元,擴建了中心醫院2萬平方米的診斷樓、住院三部和一座高標准的陽光大廳、文化長廊。經過擴展的醫院門診總接診量達到12.5萬人次,出院患者總人數1.7萬人次,病床使用率達105.17%,並創下了日門診量最高720人次、日住院患者702人次、總收入突破億元新記錄。目前,紅興隆中心醫院已是三級甲等醫院。這是墾區分局級中心醫院裡唯一一個從二級甲等醫院晉昇為三級醫院的醫院。

紅興隆農場第一中學。東北網記者 顧碩攝

  老乾部、老工人是墾區的寶貴財富,兒童是墾區未來的希望。分局投資800多萬元,在美麗的扁石河公園建設了面積3640平方米,可容納120人居住的老年公寓,成為目前墾區唯一一所集休養、醫療、保健和康復治療為一體的標准化老年公寓,成為老墾荒戰士盡享天倫、頤養天年的幸福之家。此外,分局投資1610萬元,在原高中舊址上,建設了總面積1.2萬平方米的老乾部、退休工人和少兒活動中心,構成了『兩老帶一小、大手拉小手』的美好家園,得到了社會各界和家長的廣泛贊譽。

  分局黨委書記常紹鋒高興地說,別看分局在小城鎮建設上投入了大量資金,但城市經濟價值的提昇、社會事業的發展也給了他們豐厚的回報。今後紅興隆分局會繼續加快抓城步伐,力爭率先在墾區實現10萬人中心城鎮的目標!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邱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