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國家臨儲大豆托市收購結束 黑龍江省大豆銷售量價齊跌
2010-05-25 14:35:32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史志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新聞網訊 為期5個月的國家臨儲大豆托市收購日前結束,今年我省大豆銷售量價齊跌。

  『政策』敞口吞進200萬噸

  記者從省糧食部門獲悉,我省2009年產大豆在國家托市收購下,大部分已經銷售,目前農民手中餘糧量在30萬噸左右。

  據了解,我省2009年度新產大豆上市後,國家啟動臨時收儲托市收購,三等國標大豆按不低於3.74元/公斤的價格,實行敞開收購,收購期限為2009年12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為了擴大農民銷售渠道,支持我省大豆壓榨企業生產,國家出臺補貼政策,鼓勵我省大豆壓榨企業收購大豆,對符合資質的企業按不低於3.74元/公斤的價格從農民手中直接收購大豆,中央財政按每公斤0.16元的標准,給予一次性的定額費用補貼。定額補貼後,指定大豆壓榨企業加工的豆油及其副產品由企業自行銷售、自負盈虧。此政策使大豆壓榨企業增加了收購積極性,在國家臨儲價格強力支橕下,市場一度出現大豆價格高於國家臨儲價格的局面,2009年度收購期內,國家臨儲收購按計劃收購了我省200多萬噸大豆。

  托市結束撤走市場溫度

  隨著國家臨儲收購期的結束,我省大豆市場價格開始走低,銷量放緩。

  據了解,隨著南美大豆集中上市,4月份進口大豆到港量為430萬噸,高於去年同期10%以上。我省地產大豆價格又高於『洋』大豆,此外,今年4月以來,我省大豆主產區再次遭遇大范圍雨雪天氣,交通等因素制約了大豆購銷,大豆價格進一步下探,市場銷售低迷。

  5月中旬,各地油廠大豆收購價在3.50元/公斤左右波動,每公斤較前期下跌近0.1元。記者了解到,導致目前油脂企業收購意願不強的主要因素並非是『洋』大豆的衝擊,而是當前國內食用油供應較為充足、市場需求不旺,受國際商品期貨市場大幅波動等因素影響,國內食用油零售價格繼續穩中偏弱走勢,5月份我國畜禽養殖繼續恢復,但速度比較緩慢,豆粕需求回昇也呈緩慢態勢。

  據了解,春播時節,手中有豆的農民希望盡快賣豆變現,但當前大豆收購主渠道——加工企業出於利潤考慮,不積極入市,大豆銷售清冷局面近期無法改觀。


 

  大豆銷售路在何方

  由於我省大豆與進口大豆一直處在博弈狀態,大豆問題備受關注。我省大豆產量和規模低於南美等海外產區,在價格上沒有競爭優勢,我省大豆出路何在?

  省糧油市場人士認為,當前我省大豆仍無法與進口大豆進行價格競爭,並且國內食用油大豆原料近2/3依賴於進口,這種情況下,今後一段時期內,我省種植的大豆依賴國家政策性托市收購支橕局面不會出現變化。

  省農科院研究員矯江認為,當前我省種植的榨油用大豆在國內需求方面所佔比例不大,我省應該側重發展食用大豆,國家有關方面應該進行系統調研,從經濟角度,農民收益,加工企業等方面綜合考慮,制定出長期穩定支持主產區規模化發展食用大豆產業的優惠政策,建設我省特色食用大豆產區,主打優勢牌。

  業內人士認為,當前我省大豆種植大部分是一家一戶的生產模式,改變這種模式,提高規模化效益和產量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近年來,盡管國家不斷給予我省油脂壓榨企業補貼等扶持政策,但油脂壓榨企業仍『虧』聲不斷。

  哈工大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李國鋒表示,當前是市場經濟,企業要發展,不能總依賴於國家扶持,還得靠自己降耗增效,加強研發,做強特色優質產品,贏得市場。

  省農科院研究員矯江對記者說,我省有相當數量的油脂壓榨企業是小而散的落後產能企業,終將被市場淘汰,國家應大力扶持有規模的現代化油脂企業。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