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5日訊 記者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日前,我省出臺新規定,公共建築裝修前要把所需的人造板材等9類材料送檢,竣工後也要進行檢測,如未經檢測或者檢測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此舉目的是控制公共場所的裝修污染。今後,裝修污染的商場將不允許開張。
據了解,近幾年辦公室、會議室等公共建築的裝修材料不合格現象屢有發生,板材、涂料、漆等往往存在甲醛、苯等有害物質,嚴重威脅了人們的健康。為此,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最新發布了《關於加強公共建築竣工驗收後裝飾裝修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通知》。根據通知要求,公共建築竣工驗收後的裝飾裝修質量由省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總站實施統一管理,各地市也將實施職責轉變。並明確了監督工作職責和監管范圍,各級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應對裝飾裝修工程質量責任主體的質量行為實施監督,組織裝飾裝修工程質量執法檢查,巡查、抽查工程質量,受理對裝飾裝修工程質量的投訴,辦理裝飾裝修工程竣工驗收備案手續等。
公共建築包含辦公建築(包括寫字樓、政府部門辦公室等),商業建築(如商場、金融建築等),旅游建築(如旅館飯店、娛樂場所等),科教文衛建築(包括文化、教育、科研、醫療、衛生、體育建築等),通信建築(如郵電、通訊、廣播用房)以及交通運輸類建築(如機場、車站、橋梁等)。
以往用戶都是在裝修後覺得室內味大纔進行空氣檢測,一旦查出有害氣體超標,便要把裝修材料全部拆掉。如今,公共建築在裝修前就得進行檢測,這樣可避免財力浪費和人體傷害。為防止裝修企業『偷梁換柱』,竣工後也得進行二次檢測。
實施新的要求後,檢測機構按國家標准對公共建築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是否超標進行檢測,並對檢測合格後的公共建築出示合格報告,並在市建設局備案。對於未經檢測或者檢測不合格的公共建築,市建設局工程質量監督站不給予備案,不得投入使用,否則將依法對其進行處罰。
據了解,需進行檢測的公共建築裝飾裝修材料包括9大類:人造板材、溶劑型木器涂料、內牆涂料、膠粘劑、木家具、壁紙、聚氯乙烯卷材地板、混凝土外加劑、建材放射性核素。並將投資額在30萬元以上或者建築面積在300平方米以上的工程及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工程作為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