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建設中的創業農場聚馨園小區,小區周邊街道的綠化工作正在同步進行。東北網記者 孫曉銳 攝 |
東北網5月24日訊(記者 孫曉銳)農墾建三江分局創業農場作為現代化的國有農場,有著四十餘年的發展歷程。歲月更替,如今新一代創業人按照『抓城、強工、帶農』的發展戰略,堅持建設現代化生態園林式城鎮,為農場的發展藍圖平添新綠。
創業農場場長邸洪軍介紹說,農場在建設現代化生態園林式城鎮過程中,堅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工作中注重建管結合,新區建設與老區改造結合,與整體搬遷撤隊建區結合。根據農場實際情況,創業農場以建設現代化生態園林式城鎮為目標,對場區道路、建築、路溝、公廁、綠化都進行了詳細科學的規劃,有計劃地分步實施。
經過通盤考慮,創業農場將基礎設施作為下好建設現代化生態園林式城鎮這盤棋的先手。近年來,農場共投資310萬元,建設外網主管道排水工程2800米;建設下水管線1800米,上水管線1324米;投資4734萬元,建設營區水泥路和通村路100公裡。此外,農場還對長期阻礙觀瞻,造成場區環境髒亂的628處倉房、偏廈等臨時性建築物進行拆除。經過綠化改造,在原址上平整出1200畝的綠化帶,打造出一塊淨化場區空氣的城中『綠肺』。
農場還將場部劃分為新區和老區,重點建設新區,逐步改造老區,對場區進行了重新布局,重點治理。將機車修理店、生資商店遷到農場建設的修理新區和生資新區,把農場場區分為住宅區、修理小區、畜牧養殖區、生資小區、燒烤一條街、工業園區和糧食處理中心區,使小城鎮布局更加科學合理,整齊劃一。
按照總局的總體部署,創業農場對轄內居民點實施了整體搬遷。農場以打造2萬人現代生態園林式城鎮為工作目標,計劃從2009年到2011年利用3年時間整體搬遷全場25個作業站居民點到場區居住,計劃搬遷2378戶,人口6658人,拆除房屋面積8.48萬平方米,復墾面積305公頃。2009年農場已搬遷作業站7個,搬遷582戶;2010年計劃搬遷作業站7個,875戶;2011年計劃搬遷作業站11個,921戶。邸洪軍說,新開工的居民小區在建設之初,規劃部門便制訂好綠化設計方案,待小區建成時,周邊的綠化工作也同步完成。
為使農場城鎮建設符合生態園林式標准,創業農場認真貫徹省委『大乾三年,綠化龍江大地』的指示精神,強力推進總局『綠滿墾區、共建生態家園』活動,按照『一水二路三建築,常年抓植樹,建管結合,以場區為主、管理區為輔、維護作業站』的原則,實施綠色城堡、綠色通道、綠色走廊、見縫插綠、綠色屏障等五大綠化工程。在栽植設計上堅持針闊混交、喬灌結合、高矮搭配、錯落有致的原則,達到了『春看花、夏品綠、秋賞葉、冬觀果,一街一品、一街一特』的效果。在造林綠化過程中,農場始終堅持林業部門全面管,植樹單位包片管,門前『三包』義務管,相關單位協同管、責任到位專人管的五管做法,確保了每年城區造林綠化成活率都在98%以上。
3年來,農場城鎮綠化總投資達1000餘萬元,栽植綠化苗木1686畝,其中建設綠色城堡620畝,綠色走廊420畝,見縫插綠646畝,栽植綠化大苗36萬株,榆樹100萬株,綠籬2.5萬延長米。邸洪軍介紹說,目前,創業農場城鎮綠化覆蓋率已達到41%。從2006年到現在,在建三江分局所屬15個農場環境衛生的歷次評比活動中,創業農場始終獨佔鰲頭。
經過綜合治理和環境綠化,現在的場區『城中有林、林帶有花,綠蔭環繞』,群眾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變化,由衷地擁護農場的決策。居住在加工廠居民區的70多歲王文福老人,是前幾年從作業站搬到場部來居住的。他告訴記者,現在自己每天早晚就愛站在街道上看風景,筆直的馬路一眼望到頭,馬路兩旁綠樹成行,看著心裡就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