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齊齊哈爾
搜 索
齊齊哈爾洗車行貓膩多 發票沒有用路橋費代
2010-06-02 08:24:14 來源:東北網-鶴城晚報  作者:馮維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齊齊哈爾6月2日訊 『洗車行不僅存在佔道經營和盜用平價自來水問題,發票也有貓膩,而且這些洗車行在今年2月末還遙相呼應集體調價,洗一次小車20元,有的甚至提高到25元一次。』近日,幾位熱心讀者向記者提供線索,希望有關部門加強監管。為了探明情況,記者連日來開車對市區多家洗車行進行了暗訪。

  洗車價?漲車主喊苦

  記者走訪時看到,在市區許多家洗車行牆上仍貼著洗小車20元的通知。據了解,去年市區洗車行的收費一般是洗小車一次15元,為何今年2月末起全部『暴漲』了呢?一位姓李的車主說,幾乎是一夜之間全部漲價,現在洗一輛小車全是20元以上,找不到一家收費是10多元的,似乎是有預約的,並不是市場價格的自然上漲。

  一位洗車行的經營業主說,現在洗車都是一口價20元,沒得商量,洗不洗在車主,反正市區都是這樣的價錢。雖然前幾天連雨生意不是很好,但雨過天晴後,絕大部分車主還得排隊洗車,因此不擔心因提價影響生意。

  既然提價已成現實,可提價理由是什麼?洗車行紛紛說:房租貴了,人工貴了,水價漲了,不加價就虧本了。有的店還有『精細洗車』的加價理由,可記者觀察了自稱『精細洗車』的洗車行洗車,發現工人耗時和用水與原來沒有根本區別,洗車流程並沒改變。一位剛交了20元洗車費的車主丟下一句話:錢是多收了,洗車並不比以前乾淨!

  為此,記者采訪了市物價局一位工作人員,他告訴記者,今年2月末洗車行突然提價,群眾有反映,但如果是營業性經營,市場調節價,並不是人為地操縱,物價部門不能乾涉,如是行業互相通價硬性提高,就違反了相關法律,物價部門有權采取措施制止。


 

  發票沒有用路橋費代

  21日上午,記者將車開到鶴城體育場南側一家洗車行,不到20分鍾,幾名擦車工就把車給擦洗完畢。記者問能否開發票,『發票沒有,若報銷就給路橋費收據。』一位中年男子回答說。在洗車行裡面的小屋內,這位男子給記者拿出了數額不等的路橋費發票,他告訴記者,如果這些票據不行的話,還可以攢在一塊開修車費。

  隨後,記者又走訪了龍沙路、龍北街、文化大街等街路上的10餘家洗車行,發現洗車不開洗車費已經成為公開的秘密。一洗車行的經營業主向記者坦言,由於不少單位洗車費無法報銷,公車司機前來洗車,都要先問問有無路橋費等其他可報銷的票據,因此洗車行就得四處搜羅票據,不然的話就生意銳減。

  市民沈先生認為,洗車行業亂開票據,並且虛開金額,這讓一些司機有了『揩油』的機會。同時還造成稅務部門無法掌握洗車業的營業收入,從而造成稅費的流失。

  洗車液以次充好盜用平價水

  洗車時,用什麼來洗大有講究。根據記者對市區部分洗車行的調查和洗車行業內人士的報料,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區有不少洗車行所用的壓根就不是什麼所謂的『專業洗車蠟水』,而是洗衣粉或者清潔劑。另外,出於對利潤的追逐,再加上監管不嚴,冬天盜用暖氣水、夏天偷使平價自來水已經成為洗車業的潛規則。

  據這位知情人士說,現在洗車行使用的洗車去污劑,基本可以分為三種:洗衣粉、洗潔精、專用洗車液。有的車主去洗車行,看到工作人員洗得很認真,洗滌的泡泡滿天飛,『清潔、去污』能力很強,洗完了從外表看樣子挺乾淨。如果想知道究竟洗車行是用什麼在洗車時,可以聞一聞那些泡泡,就知道是洗衣粉。洗衣粉是鹼性洗滌劑,對車漆損害很大,如果長期用洗衣粉洗車,汽車的表面就會逐漸失去光澤。洗衣粉對車漆的腐蝕短期內很難看出來的,所以很多車主並不知道其中的厲害。洗車行老板明知道洗衣粉會傷車,為什麼還要用呢?根本原因就是洗衣粉成本低,見效快。也有的洗車行用洗潔精來洗車,但店主購買的一般都是類似於餐飲行業使用的大桶洗潔精,這樣的洗潔精雖然只比專用洗車液便宜幾十元,但數量大了還是有很大的差價空間。

  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個別洗車行給顧客辦理了年卡之後就『人間蒸發』的不誠信等問題。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張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