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記者從省植保站了解到,由於近期我省氣溫高、降水少導致大豆薊馬、斑須?、二條葉甲、跳甲等病害陸續發生,並已對大豆、玉米、馬鈴薯等作物造成危害。根據全省各測報站近期監測情況,並結合作物栽培及氣象等條件綜合分析,專家預測今年我省苗期蟲害將中等至中等偏重發生,廣大農民朋友應注意預防和治療。
據5月24日~6月1日全省各測報站調查,大豆薊馬在松嫩平原北部各地普遍發生,受災地塊大豆葉片皺縮變形,葉色褪綠,出現灰白色斑點,葉片局部枯死。訥河發生地塊平均每株有蟲10頭,嚴重地塊達30頭;克山平均每株5~10頭,嚴重地塊達20~25頭;拜泉平均每株1~2頭,發生較重地塊8~10頭,部分地塊危害株率達100%。
5月中旬以來,全省氣溫迅速回昇,大豆、玉米等作物出苗期縮短。且近期乾旱少雨的氣象條件對大豆薊馬的蔓延和二條葉甲的發生極為有利。其中,克山發生嚴重大豆田危害株率達60%?70%;拜泉、北安受災嚴重地塊大豆子葉已被吃成淺窪坑,真葉被咬食出孔洞,嚴重影響大豆幼苗生長。此外,斑須?在克山、拜泉、綏棱,跳甲在訥河、甘南等地也零星發生。
據氣象部門預測顯示,6月上旬全省平均氣溫將比歷年同期偏高1?2度,降水量偏少10毫米左右。專家指出,適宜的田間及土壤溫濕度,將更有利於害蟲的活動和取食,如不加以防范將迅速進入重度危害期。對此,專家建議各地要加強監測,密切注意大豆薊馬、二條葉甲、斑須?、跳甲、大豆根絨粉蚧、象甲、網目砂潛等苗期害蟲的發生發展動態,相關部門要及時發布預報,派技術人員深入田間指導農民采取有效措施及時控制危害,確保作物苗期生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