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哈爾濱
搜 索
哈爾濱近萬只貓狗流浪街頭 『家』在何處?
2010-06-07 08:46:34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周瑩 肖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6月6日訊 在公路大橋附近的一個小區,每天在中心花園附近晨練的大媽、大爺們最近總能看到一條皮毛髒得幾乎看不出本色的小『京巴』,仔細看樣子雖然挺可愛,但顯然它是一只『喪家之犬』。這只小狗不是在垃圾站找吃的,就是可憐巴巴地躲在遠處朝老人這裡張望,不時會有好心人扔給它點兒吃的。經常喂小狗的劉阿姨說:『小狗挺可憐的,好歹也是條命呀,這主人咋這麼狠心……』

  在我們的城市裡,流浪貓、流浪狗的身影不時會闖入我們的視線。動物『流浪者』從何而來、將去哪裡?如何管理它們?這些問題背後,更涉及到居民的安全、疾病的傳播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

  【調查】

  流浪小動物都曾有一個溫暖的家,而一旦被主人丟棄或走失,就從天堂跌到了地獄。輕則風餐露宿,忍飢挨餓,重則挨打受虐,丟掉性命。

  流浪寵物艱難生活

  在高速路或二環橋上,不少司機都看到過被撞傷奄奄一息的小狗。司機姜師傅說:『有時看到被撞死又被車碾壓得血肉模糊的小動物,真是難受啊!要養就好好養,養了又扔,真是造孽!』的確,由於寵物主人的不負責任,小動物從主人懷抱到流浪街頭,遭受了許多磨難。一些市民告訴記者,他們親眼所見有人虐待流浪的小動物,如用針戳眼睛、紮皮膚,用腳踢、踩踏,從高處往下扔,把貓按在水裡等等。

  寵物流浪問題多多

  流浪寵物也給市民帶來了諸多麻煩。3周前的一個傍晚,劉女士5歲的兒子東東在道裡區通江街自家樓下玩耍時,小腿被一條流浪狗咬出了幾個牙印,東東嚇得哇哇直哭。被送到醫院後,又是打針,又是開藥,花了不少錢。劉女士說:『這些野貓、野狗滿街跑實在太嚇人了。有主人的寵物尚且對人有威脅,流浪的貓狗就更危險。』采訪中記者發現,流浪貓狗亂跑嚇人、咬傷人、傳播疾病等情況時有發生,流浪動物橫穿街道影響交通等情況也屢見不鮮。

  問題還不止於此。據位於南崗區某寵物醫院的小黃告訴記者,流浪貓狗隨便繁殖更是存在巨大的隱患。在動力區樂松購物廣場的地下超市附近,經常有一只流浪的白貓出沒。最近,附近的業主發現,這只貓的肚子越來越大,原來它懷孕了。據小黃介紹,貓的繁殖能力驚人,通常一只小貓長到6至8個月大就進入了性成熟期,一年可以繁育2?3次,如果按兩只貓一年產仔兩胎、每胎2?8只計算,一年產仔量少則幾只,多則十幾只。照這樣下去,這些流浪貓又將繁殖出多少只流浪小貓呢?又將給居民帶來多少麻煩呢?

  如何對待觸及良知

  流浪寵物的出現不僅僅是一個涉及衛生、安全的社會問題,還觸及市民道德層面。市民周女士說,兩年前的夏天,她接孩子放學,在先鋒路與紅旗大街的交叉路口處看到了一只剛剛被車壓傷的『吉娃娃』,小狗的腿流著血,奄奄一息。孩子央求她救救小狗,周女士一開始打算做做善事,可『理智』告訴她不能救———救了它到哪裡治?治好了怎麼辦?如果被狗的主人賴上怎麼辦?就這樣,在周女士為孩子講了許多大道理後,最終和其他人一樣,從受傷小狗旁走過……事後,周女士看到孩子當天的日記裡有這樣一句話,『我和媽媽沒能救你,對不起,小狗,我會一輩子記住你的……』這件事令周女士至今無法釋懷。她說,流浪動物受害的同時,受傷的還有許多善良而柔弱的心靈,受拷問的還有我們的道德和良知。

  【困難】

  其實一直以來,無論是社會還是愛心人士,都在為救助這些流浪寵物做著自己積極的努力。怎奈涉及的問題太多,自然也就困難重重。

  愛心救助杯水車薪

  面對流浪小動物,愛心人士自發展開了救助。南崗區和興路上的一家便利店店主夫婦看到一些流浪貓可憐,先是給它們喂吃的,繼而開始收養,六七年來已發展到有20多只流浪貓常住他家。出租車司機王親玉多年來把大部收入都用來收養流浪動物,17年收養400只流浪動物,妻子曾為此一度要求與其離婚……采訪中記者發現,由於市民自身財力與精力有限,所以他們的愛心救助往往是杯水車薪。

  民間協會發展艱難

  『愛貓』是哈爾濱市小動物保護協會的志願者之一,組織這個民間團體目的就是救助流浪小動物。據了解,哈爾濱市小動物保護協會創辦於2004年,是在市民政局注冊的公益性協會。『愛貓』說,流浪小動物也是生命,對它們也要有應有的尊重。從這個角度,他們成立了協會,開展對流浪小動物的救助活動,救助活動的資金主要來源於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捐助。協會通過網絡論壇等方式公布救助熱線,一接到群眾舉報,就安排志願者趕至現場。通常流浪小動物們都會有些傷病,較輕的他們自己治,重的則要送到寵物醫院救治。除一些流浪小動物受傷需要醫治,一些動物還要做絕育手術,費用也不少。由於長期會員不多,捐助資金有限,加之租用的場地面積有限,救助力度還遠遠不夠。

  【疑問】

  據了解,三個核心問題導致流浪寵物的問題難以得到解決。

  丟棄寵物的主人———誰約束

  在道裡區某寵物市場,一名業主說:『養寵物不僅需要愛心,還要有恆心、良心,一些人養寵物只為一時好玩,新鮮感一過或者是嫌麻煩等就把寵物遺棄了。』他曾遇到過這樣一件事。一對情侶逛市場,一時高興買了一只小貓,但後來分手了,兩人都不願再養,最後女孩把小貓給送了回來。像這樣的還算是不錯的呢,不少人都是往街上一扔。動物保護協會的一位志願者也說,流浪貓狗存在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不良豢養。但對於這樣的寵物主人根本無法約束。

  日益增長的救助費用———誰埋單

  居住在文昌街附近的退休工人張大爺已堅持3年為住所周圍的流浪寵物提供食物。他說,最開始是給院子裡的小鳥撒些小米什麼的,後來發現有一些野貓、野狗也經常到院子裡來,就開始喂它們一些剩飯剩菜。再後來,來的流浪動物多了,就專門做一些東西喂它們。現在,每月花在這上面的錢得有150元,佔了自己退休金的八分之一。張大爺說,『再多,我就有些吃不消了。』動物保護協會也在網上發帖呼吁———『協會現在最需要的就是頭孢曲松鈉、派通鈉等一些抗病毒的藥品和消炎藥品,還缺乏大量的廢舊衣褲、舊羽絨服以及報紙、紙殼等。這些東西都是救助小動物必須的用品,希望廣大市民給予支持和幫助。』

  不斷引發的社會問題———誰來管

  對於流浪動物的管理,至今靠的都是民間自發的救助,沒有明確的機構負責。民間機構的優勢在於直接、便利、成本低廉,但問題卻也顯而易見———沒有協調衛生、醫療、社區等機構的權限,工作的開展受到多方制約。安全、衛生等問題應該屬於政府的行政服務范疇,那麼,有關部門是否應該在流浪寵物的管理中擔當職責、發揮作用,流浪動物的統籌和管理已成為制約這一問題的關鍵。

  【對策】

  流浪寵物已不僅僅是動物保護者的話題,它們真的只能做城市的『棄兒』嗎?

  進行愛心教育———

  寵物主人要樹立道德意識

  網友jeelee在網上發表倡議,『做負責任的寵物主人,堅守對生命的承諾』。他建議養寵物的人在決心把寵物領進家門前,仔細想清楚寵物是生命,不是玩具,是生命就有生老病死,你能始終如一的照顧他們嗎?能為他們付出金錢、時間和精力嗎?只有這纔能真正做一個有道德的寵物主人,只有更多的寵物主人做到有道德,纔不會讓寵物成為城市『棄兒』。

  嘗試政府扶持———

  給動物保護機構必要的支持

  據了解,哈爾濱市的民間流浪動物救助組織主要是哈爾濱市小動物保護協會和網絡中的哈爾濱市寵物『計劃生育』愛心聯盟等,他們為哈爾濱市的流浪動物做了大量及時而有益的工作。目前,哈爾濱小動物保護聯盟基地也正在開展『愛心探訪』等定期活動。但對於大量的流浪寵物來說,民間組織能做的只是杯水車薪。一些動物保護人士期盼能嘗試建立『民辦公助』的流浪動物救助基地,由政府部門建立一種長效的管理和監督機制,如健全民間流浪動物認養制度等。

  推廣多種渠道———

  充分發揮社會愛心的作用

  盡管個人的愛心行為力量不夠大,但卻因為它遍布城市的每個角落,操作靈活、機動,因此應該重視並予以充分鼓勵。網絡論壇的作用即不可小視,現在已經建立的就有哈爾濱寵物領養網站、土貓領養等。在網絡論壇中,網友『柚子檬』發帖征集『志願領路人』,號召大家為小動物救助機構捐貓糧狗糧、舊床單被褥、廢報紙。保護中心的義工『梧桐夜雨』還在網上公布了自己的電話,免費為打算關愛動物的人提供引路服務。網友『土貓』更是推出了介紹詳細的《流浪貓救助手冊》。

  完善法律法規———

  讓流浪動物管理有章可循

  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制定於1997年的相關管理規定已經不能適應當前寵物增長、流浪小動物增多的現實需要。目前,哈爾濱市正在著手制訂新的《哈爾濱市犬類管理規定》,屆時流浪犬類的管理將有明確規定。

責任編輯: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