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6月6日訊
南崗區七政辦事處焊接社區有一位78歲的老年志願者,作為哈工大的畢業生、原哈爾濱焊接研究所的高級工程師,在退休後的十多年裡,他先後五次只身一人騎單車游遍全國,行程15萬餘公裡,個人耗資近20萬元,歷盡千辛萬苦。
回到哈爾濱後,老人將沿途拍攝的許多珍貴照片和記錄的大量文字材料整理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巡展。他,就是有著54年黨齡的梁登昆老人。
足跡遍布全國各地
革命聖地紀念先驅
1992年6月1日,退休後的第二天,梁登昆老人就開始了他的先後5次、累計旅途時間4年零7個月、路程長達15萬餘公裡的單車全國之旅。當時已經60歲的梁登昆決定重點踏尋革命聖地和偉人、英雄的故居,並給自己的行動定名為『永遠跟著太陽走』。
雖然已經過去了18年,但是梁登昆老人至今仍然清楚地記得他第一次出行時的場面。梁登昆退休前所在單位哈爾濱焊接研究所的領導組織了許多職工騎單車為他送行,大家一直把他送到公路大橋。當時他騎的是一輛經過簡單改裝的自行車,隨車帶了幾件四季的衣服、一雙備用鞋、一部相機和一個三腳架,另外還有一頂小帳篷。對於他的出行決定,老伴起初不同意,孩子們也比較擔心,但後來他執意要去,家人只得尊重了他的決定。
一路上,梁登昆風餐露宿,先到達了滿洲裡,又去了漠河北極村,隨後沿邊界線到達了東方第一哨烏蘇鎮,接著沿邊境線又進入吉林、遼寧、山東等省份,先後到達了祖國的最北、最東、最南、最西的地段。1993年9月27日,梁登昆老人結束第一次旅程返回到了家中,老伴和孩子們幾乎都認不出他了,原來160多斤的體重降到了128斤。家人都很心疼,勸他不要再走了。
但是經過幾天休整,當年的10月3日,梁登昆老人又上路了,開始了他的第二次單車行程。這次他走訪革命聖地、偉人和英雄的故居。此後梁登昆老人又先後數次騎單車出發,歷經跋涉,參觀了全國300餘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並重走了紅軍當年行軍的長征路,寫下了千餘篇日記並拍攝到了許多珍貴照片。
1994年5月9日,梁登昆到達了紅軍當年搶渡金沙江的皎平渡口,見到了當年為紅軍擺渡立功的36位船工中唯一健在的、當時已經80多歲的張朝滿老人,並與他進行了交流、合影。2003年梁登昆第五次單車旅行時到達了海南,參觀了海南瓊海市紅色娘子軍紀念館,並拜訪了當時健在的四位原紅色娘子軍連的戰士,還與她們合了影。這兩張珍貴的照片在後來梁登昆回哈後舉辦的『《永遠跟著太陽走》梁登昆愛國主義教育圖片展』中展出。
途中幫助寒門學子
苦命娃成優秀教師
旅途中,梁登昆竭盡所能幫助當地有困難的人。
1994年4月末的一天,梁登昆一路騎車來到了貴州的茅臺鎮二中。學校領導得知他是拒絕贊助、自費騎單車走訪革命聖地、宣傳愛國主義教育後非常敬佩,安排他在學校食堂和同學們一起吃飯。許多同學詢問梁登昆沿途的一些見聞,但有一個女孩子一直低頭不語,梁登昆詢問後得知當時正讀初二的女孩叫蔡素,父親去世很早,她和母親相依為命,母親靠賣瓜子供她上學,她的學習成績雖然很好,但是看到母親為了給她攢學費非常辛苦,想放棄學業去打工賺錢,甚至還產生了輕生的念頭。得知這個情況後,梁登昆與蔡素談心,開導她要努力學習,將來回報媽媽和社會,此後梁登昆每月都給蔡素寄100元生活費。後來蔡素以優異的成績考上當地的一所重點高中,3年後的高考中,她又以高出本科段18分的成績考入了一所師范專科學校。
1994年到2000年6年多的時間裡,梁登昆始終堅持每月按時給蔡素匯去生活費,每逢年節還多寄些錢讓她買件新衣服,並在書信中鼓勵蔡素要堅強,努力學習,將來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做對社會有用的人。蔡素也在回信中表示,一定不辜負好心人梁伯伯的期望。如今蔡素已經從師范學校畢業,成為當地茅臺鎮中心小學校的一名優秀教師。不久前她還成了家,現在已經有了自己的寶寶,生活得很幸福。她非常感謝梁登昆在她最困難時給予自己的幫助,每逢年節都給梁登昆打來長途電話。
森林裡與野狼搏斗
負輕傷仍堅持行程
在穿越小興安嶺的原始森林時,梁登昆還遭遇到了野狼的襲擊,搏斗中野狼帶傷落荒而逃,他也受了輕傷。
1992年深秋的一天下午,梁登昆正推著自行車在小興安嶺的原始森林中穿行,准備天黑前抵達烏蘇鎮。當時天剛下過一場雨,天空中出現了一道彩虹,非常美,梁登昆用相機拍下了這道彩虹。當他准備把相機收起時,忽然發現前面不遠處的小路上有一只狼,離自己大約20多米遠。從小在農村長大的梁登昆對狗、狼等動物都比較熟悉,在進山之前也有所准備。他立刻把來時同志們給他准備的一米多長的鐵棍子取下,一手拿著鐵棍,一手推著自行車繼續向前慢慢地走。大約離野狼有十米左右的時候,狼猛地撲來,他把鐵棍一橫,這只狼一閃竄到他的身後,並咬住他的右小腿。他用鐵棍猛擊狼,狼受傷後松口落荒逃走。梁登昆的右腿鮮血直流,他用隨身帶的消炎止血藥做了外敷,簡單包紮後繼續趕路。當晚梁登昆來到了祖國最東端的烏蘇鎮,官兵們得知他的來意和與野狼搏斗的經歷後,對他非常敬佩,留他住下。
由於當時交通不便,戰士們往家寄一封信,往返需要近一個月的時間。見梁登昆第二天就要走,當晚戰士們都給自己的親人寫信,請梁登昆第二天直接去郵局代為郵寄。第二天早晨,梁登昆和戰士們在中國最早昇起太陽的地方一起迎接日出,隨後帶上了三十多封官兵們的家書又上路了。
永遠跟著太陽走
愛國情懷感後人
2003年10月,梁登昆老人結束了他的第5次全國單車之旅回到了哈爾濱。他把多年來走訪的數百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幾十個邊防哨所以及重走長征路、拜訪44個少數民族聚居地等沿途的所見所聞所感經過認真梳理,寫出了大量文字資料,他還從沿途拍攝的數萬張圖片中精選了兩千餘張珍貴的照片,精心籌劃舉辦了『《永遠跟著太陽走》梁登昆愛國主義教育圖片展。』
梁登昆老人所到之處,各地的基層政府、企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和當地一些群眾得知他騎單車訪遍革命聖地和祖國邊境線都非常敬佩,為他蓋章或簽字留念。如今梁登昆老人仍然保留著厚厚的十幾本各地群眾和單位為他簽名留言的冊子。
近年來,梁登昆老人為哈爾濱市的一些機關、企事業單位、大中小學校的師生做公益性報告和展覽已達到數百場。1992年6月退休後,他主動放棄安逸生活,毅然踏上『萬裡訪百聖,弘揚中華魂』的單車走全國之路。他的事跡和報告展覽受到哈市許多普通市民和廣大學生的敬佩,他沿途寫下了十餘萬字的走訪日記、拍攝的萬餘張攝影作品都成為愛國主義教育中寶貴的精神財富。在『單騎』過程中,他還為沿途的群眾和廣大青少年作了題為《愛我中華》、《重走長征路》、《弘揚中華魂》報告和新長征攝影圖片展上百次,受到各地人民群眾的高度贊譽,也為哈爾濱增了光。
接受記者采訪時,梁登昆老人正在南崗區教化社區為居民和小朋友們舉辦『《永遠跟著太陽走》梁登昆愛國主義教育圖片展』。教化社區的黨支部書記王爽對記者說:『我們在六一兒童節這天邀請梁老舉辦展覽和講解,目的是想激發社區居民和孩子們的愛國熱情,把我們的各項工作做好,我們也感謝梁老的義務展覽和講解,讓我們和孩子們受到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