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七臺河
搜 索
七臺河市司法『護航』 護到農民心窩裡
2010-06-07 15:59:18 來源:七臺河日報  作者:李志龍 潘懷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強化基層基礎,滿足農民所需方便讓給群眾,責任留給自己

  如今,雖然春耕已經結束,但市兩級法院為春耕保駕護航的事還是讓所有農民切身感受到了法院系統所有乾部的為民心。春耕以來,市兩級法院始終把『保春耕,護三農,解糾紛,促穩定』作為化解社會矛盾、推進『三項重點工作』措施之一,集中開展了涉農糾紛專項治理行動。截至目前,已審結涉農訴訟案件1586件,調解結案率94.6%;執行案件334件,執行和解率97.78%;指導基層調解組織排查化解矛盾糾紛741件,為困難農民減、緩、免訴訟費用19餘萬元,以優良服務保障了全市農村春耕生產的順利進行。

  聯系點設村上,法官圍著農民轉

  市兩級法院建立了聯系點制度,在全市各村普遍設置了法官聯系點,每名法官負責一到兩個村,每個月保證到村,結合農村土地、鄰裡關系、家庭矛盾等多發性糾紛,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引導農民群眾依法維權,合理選擇解決矛盾的渠道和方式。日常工作實行便民聯系卡機制,聯系點群眾遇有矛盾發生,隨時向包點法官聯系諮詢。解答後,矛盾仍無法解決的,包點法官第一時間深入村裡,邀請基層調解組織共同調解,把矛盾控制在初發時,化解在未激化狀態。

  實行聯系點制度以來,已向農民群眾發放聯系卡13400多份,有389起糾紛在剛發案時得到及時解決。

  強化基層基礎,滿足農民所需

  隨著全市率先實現城鄉一體化步伐的加快,相伴而來的涉農利益糾紛不斷出現,處在農村第一線的基層人民法庭審判服務壓力加大。群眾需求就是第一信號,全市法院調整了九個基層人民法庭的審判力量,把一批審判業務骨乾充實到基層法庭。法庭庭長全部配備審判業務知識紮實、審判經驗豐富的人員擔任,並更換了交通工具,配置了專用筆記本電腦,保證人民法庭隨時隨地就可開庭審理案件,保證了審判質量,提高了審判效率。同時,市中級法院在民一庭設置了涉農糾紛合議庭,涉農上訴案件全部前移到案發地法院或人民法庭開庭。1至5月末,基層人民法庭審理了1467起涉農糾紛案件,平均審判用時不到5天,案件上訴率0.37%,重審改判2件,沒有一起案件申訴、上訪。

  方便讓給群眾,責任留給自己

  市兩級法院開通了涉農案件『綠色通道』,對涉農糾紛『優先立案、優先審判、優先執行』。打造集訴訟引導、審查立案、訴訟查詢、立案調解、判後答疑、材料轉收、繳費為一體的『立案信訪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務,當事人到法院諮詢、立案、查詢『立等可取』。通過發放訴訟須知、風險提示等相關告知材料,提高農民群眾的證據意識和訴訟風險意識。推行假日法庭,開展巡回審理和司法救助,車載法庭流動辦案,擴大民事速裁范圍,審判臺延伸到農家院落,極力降低農民群眾的訴訟負擔。加大訴調對接工作力度,充分調動和發揮人民調解員和基層調解組織的作用,進行訴前調、立案調、當庭調、執行調。1至5月末,在審結的涉農案件中,在村裡或農戶家中開庭調解比率達93%以上。

責任編輯: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