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數據顯示農村老人養老需要更多救助和關照
2010-06-08 08:29:54 來源:牡丹江晨報  作者:王驚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7日訊 從我市老年人檔案和數據庫掃描老年人生活現狀之三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件件離不開個『錢』字。我市老年檔案和數據庫中,對全市老年人的生活保障情況調查統計顯示,城鎮老人中,六成以上老人的生活保障以退休金為主,而農村需要各種救助的老年人佔到了農村老年人總數的一半以上。

  城鎮老人收入多靠退休金

  我市老年人檔案和數據庫中,單獨列出了老年人生活保障項目,並按收入來源,進行了分項。數據顯示,已經錄入的16萬餘條城鎮老年人數據中,靠領取退休金生活的老年人佔到了63.4%,同時,還有17%的老年人靠享受社會保障生活。其中,6.9%的老年人需要領取低保金,領取低保金的老人中,又有0.9%屬『三無』老人。自力更生或靠其他收入來源生活的,佔到城鎮老年人口總數的18%左右。

  市民政局福利科負責人告訴記者,之所以建立老年人檔案和數據庫,不僅是為了下一步制定出臺全市高齡老人津貼制度等相關政策提供真實、可靠、有利的依據,也是為了確保部分困難、低保邊緣、『三無』老人生活上得到政府和社會及時、有效的救助。

  四成多農村老人需自力更生

  海林市山市鎮的王老太今年90歲,雖然與兒子和女兒同住一個村子,可老人堅持自己居住。燒火、做飯、種地,老人都親力親為。今年,有一件讓王老太高興的事:海林市民政局決定從今年起,將給百歲以上老年人發放高齡老人生活補助的年齡放寬至90歲。王老太逢人便說:今年老年節,我就可以領『工資』了。

  在我市農村,大多數老年人都跟王老太一樣,從沒領過工資,生活主要靠種地、飼養牲畜家禽等,以自力更生為主。我市老年人檔案和數據庫中的數據也顯示,農村老年人中有45%的老年人生活依靠自力更生。此外,依靠新農保生活的老年人有26%,其餘29%的老年人屬五保、低保和低收入老人。

  我市需救助老年人超過20%

  綜合分析我市老年檔案和數據庫可以看到,在已錄入的31萬餘條老年人數據中,有7.1萬餘名老年人生活需要社會救助。其中,近一半的老年人靠最低生活保障生活,其餘為五保、『三無』、低收入等情況的老年人。

  市民政部門介紹分析說,繼去年9月我市城鄉低保標准相繼提高後,在今年的29件利民事實中,又將再次提高我市城鄉低保標准納入其中。預計今年下半年,我市城鄉低保家庭都將領取到提標後的低保金。而除低保家庭外,我市還有近1萬戶的低保邊緣戶,他們的人均收入或家庭年收入雖略高於低保標准,但生活依舊困難。為了解決他們的生活難題,我市相關部門也將對他們進行救助。目前,我市正在全力推進志願愛心幫扶活動,希望通過這些綜合救助措施,為這些需要幫助的老年人也提供更多的保障。

責任編輯: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