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0日訊 每年高考,都有一些考生因為估分不准,而與心中的學校擦肩而過。今天,記者采訪了省招辦相關專家,就高考如何准確估分,為廣大考生提出了一些建議。
先作答再估分
省招辦專家分析認為,高考結束後,考生會迫不及待地先去看答案,這是不對的。因為這樣容易受思維定式影響,會不自覺地把自己記憶中的解答往標准答案上靠,估出來的分數就不准確了。
專家建議,考生在考後應能較准確地回憶起自己在考場的答題情況。這樣,當得到全省統一下發的參考答案時纔能准確估分。如有條件,在拿到試題及參考答案時最好將各科試題再重新作答一次,然後再對照答案估算自己的分數。不要帶著情緒估分
省招辦專家提醒考生,估分時不要帶著主觀情緒估分,特別是不要因為某一科某一題的失誤而情緒低落,致使估分偏低。估分時要仔細研究采分點,抓住關鍵詞,文科考生不能單純比較語言形式,理科考生則應充分考慮步驟分。估分偏高或偏低,不切實際都將誤導志願填報。
主觀性試題要回憶細節
對於語文和數學科目的估分,省招辦專家建議,語文估分時,有些考生一看自己的答案和標准答案不一致就慌了,其實主觀題的答案不止一個,大部分考生的回答都不可能與標准答案完全一樣,答題只要把握住試題的主要意思即可得到相應的分數。尤其對作文等主觀性試題要盡可能多地回憶細節,特別是對『選考題』所選答的是哪一道題不可似是而非。
數學卷估分最容易出現偏差的是大題得分。數學判卷嚴格遵循『按步賦分』的原則,考生應在計算題中准確估算步驟分。計算題中不能僅僅看答案是否正確,有時候雖然答案對了但步驟錯,判卷老師仍不給分。
比較難估分的是英語作文,英語作文最好按照自己的平常情況估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