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伊春6月11日訊
隨著夏天的到來,以及人們養生意識的提高,很多商家迎合廣大消費者的喜好,適時推出琳琅滿目的鮮榨果汁,十分受消費者歡迎。盡管價格比一般的飲料貴很多,但是記者通過調查,發現一般的消費者都認為,比起添加了很多化學物質的勾兌果汁,鮮榨果汁口感更好,也更加健康,多花點錢喝得放心也值得。
鮮榨果汁受原料、環境等影響成本高
可是現在市面上可見的鮮榨果汁到底是怎樣鮮榨的呢?記者就這個問題,采訪了一位具有多年調配果汁經驗的酒水主管。他說做真正的鮮榨果汁是件相當有技術含量的事情,一般的餐廳做起來恐怕會有很大的難度。首先,從水果中直接榨果汁,要想提高出汁率很困難,成本相當高;其次,鮮榨的果汁很容易變色,放幾分鍾就褐變,質地不均勻,還容易發生沈淀,這可不容易解決;第三,由於季節因素,原料不斷地變化,鮮榨果汁的品質很難保持一致,甚至有些原料會斷檔。
各種添加劑讓稀釋果汁以假亂真
這時候『果汁伴侶』就很容易的解決這些問題,果汁伴侶是這些所謂鮮榨果汁的重要組成部分,用來改變果汁口感。鮮榨果汁要想掙錢就要大量加水,加水後口味變淡怎麼辦?就通過濃縮的果汁伴侶來改善口感。一般一瓶1000毫昇的果汁伴侶,兌水後可以做出12倍的鮮榨果汁,而這瓶果汁伴侶濃縮液的市場售價在20元左右。還可以根據需要配成各種口味,如西瓜汁、柳橙汁、玉米汁、奇異果汁、苹果汁等等。
但鮮榨果汁在大量加水後,不僅口味變淡了,顏色也會很淡,而且黏稠度下降。放在容器內的果汁還會出現果肉和水分離,果肉漂浮在上面。這時候一種可以改變果汁質感的『秘密武器』就派上用場。它叫優果粉,把優果粉加入果汁裡面進行調和後,果汁濃度變稠,顏色加深,果肉和水能混合在一起,讓消費者從外觀再也看不出容器內加入了多少水。然而,水果還是那個水果,即使口味加了果汁伴侶後變濃,加了優果粉後變稠,但果肉的含量絕不會增多,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專業人士又介紹說,還有一種『武器』叫人造果籽,加入後的目的就是要讓消費者感覺到,所喝的鮮榨果汁內,存在大量果籽,不會再去懷疑果汁內的水果含量以及果汁的新鮮度,達到以假亂真的目的。
以木瓜為例,木瓜的汁水並不豐富,用兩三個也榨不出一紮果汁,但加了鮮榨果汁伴侶,1個木瓜就可榨出三四紮木瓜汁,另外,即便是西瓜這樣汁水多的水果,通過添加伴侶,1個西瓜可以榨出20多紮西瓜汁。
消費者:調配飲料冒充鮮榨果汁是欺騙
綜上所述,絕對的鮮榨果汁的確營養豐富,但是不夠快捷、可口、還易變色,而加入眾多『秘密武器』的『鮮榨』果汁,無論從口感、色澤上都優於真正的鮮榨果汁,那麼對於這樣兩杯不一樣的果汁,消費者有什麼看法呢?
聽聞鮮榨果汁這樣『詐』,有的消費者退一步講,其實用色素、香精、檸檬酸、增稠劑等食品添加劑來勾兌飲料早已不是什麼秘密,我們喝的許多飲料便是這樣得來的,這似乎已經成為餐飲業內的一條『潛規則』。然而令人氣憤的是,明明用多種食品添加劑調配的飲料,卻要說成是鮮榨果汁,從而賣到了鮮榨果汁的價格,根本是欺騙消費者。
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第一款明確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主要成份、生產日期、有效期限等。
針對餐飲業食品添加劑濫用的這一情況,為進一步保護廣大消費者的利益,衛生部於5月連續發布了兩部餐飲新規《餐飲服務許可管理辦法》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辦法』規定,對利用回收食品作原料加工食品、濫用添加劑或使用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制作加工食品(飲料)等行為,將依照2009年新頒布的《食品安全法》進行嚴厲處罰。按照《食品安全法》規定,主管部門將沒收生產經營者的違法所得及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工具等;此外,沒收食品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處2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沒收貨值金額超過1萬元以上的,處貨值金額5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餐飲服務許可證》。
專家:輕松鑒別鮮榨果汁
除了以法律的武器維護廣大消費者自身的利益,平時我們也可以多留意當心,謹防上當受騙,專家教您幾招,輕松鑒別鮮榨果汁:
看顏色。真正的鮮榨果汁,色澤自然,勾兌的飲料顏色鮮艷。如果用餐巾紙擦拭盛裝果汁的器皿內壁,發現餐巾紙上留下的顏色鮮艷,而且長時間不退色,則十之八九都是人造產品。
聞氣味。真正的鮮榨果汁,有自然的香味,而勾兌的產品往往含有豐富的香精,使得產品香氣濃郁。
嘗口味。鮮榨果汁在品嘗時候甜味較淡,像木瓜這種本身含糖量不高的水果,制作成鮮榨果汁後基本上沒有甜味,而勾兌的產品往往甜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