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3日訊 通過加大投資力度,組織實施一大批重大調整改造項目,我省裝備、石化、能源、食品等支柱產業的市場競爭力和發展後勁明顯增強。今年1~4月,四大支柱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387億元,同比增長41.6%,實現利稅583.3億元,同比增長87.1%。
裝備工業骨乾企業通過深化國際合作,自主創新能力、先進制造能力和成套化、高技術化、國產化水平明顯提昇,主導產品達到國際水平,部分產品開始成套出口。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三峽和龍灘電站70萬千瓦全空冷水電機組、重型燃氣輪機、中寬帶鋼冷熱軋機、重型數控機床等高端產品實現了國產化制造,核電設備中標我國第三代核電自主化依托工程,汽車、發動機、航空產品基本形成系列,配套產業加快發展,『龍江制造』地位顯著提昇。
石化工業成為繼能源工業之後第二個主營業務收入突破千億元的產業,『以化補油』戰略深入推進,基礎化工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精深加工產業鏈條初步形成。大慶石化公司經過幾次改造,乙烯生產能力由30萬噸提高到60萬噸,成為我國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之一。大慶煉化公司建設了全國最大的30萬噸/年聚丙烯生產裝置,油田化學品生產能力已經躍昇到10萬噸/年,成為全國最大的油田化學品生產基地。
能源工業基礎地位進一步鞏固,大慶建設『百年油田』戰略深入推進。為減緩石油產量遞減帶來的影響,我省加快了雙城、肇東、肇源、安達和海拉爾等外圍油田勘探開發步伐,預計每年外圍油田可新增石油產量300萬噸~400萬噸。大慶油田天然氣已探明儲量1000億立方米,預計遠景儲量可達1.17萬億立方米,為『以氣補油』奠定了基礎。在做好火力發電的同時,積極推進風力發電、水力發電、生物質發電等項目建設,優化了電源結構。
食品工業改組改造力度不斷加大,產業集中度明顯提高。先後成功引進瑞士雀巢、臺灣旺旺、北京匯源、杭州娃哈哈、珠海華豐、山西杏花村、雨潤、伊利、蒙牛等一批國內外知名品牌食品企業,湧現出完達山乳業、飛鶴乳業、搖籃乳業、九三油脂、北大荒集團、大慶金鑼食品、哈爾濱啤酒等一批全國知名企業集團,形成了乳品加工、糧豆薯加工、肉類加工、啤酒制造等食品工業優勢產業。綠色食品認證數已達1600個,綠色食品種植面積5760萬畝,成為全國最大的綠色食品制造基地。
據省工信委有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我省裝備工業將以重點工程為依托,加快數字技術、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與裝備制造業的融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在重點領域實現突破。鞏固發電設備、重型機械、數控機床、石油裝備等重大技術裝備在國內的領先地位;加大與國內外大企業的合資合作力度,做強做大汽車、發動機、新型農機等區域性生產制造中心;大力發展飛機、核電、風電、國防武器等新型裝備。石化工業將采用高新技術,推進煉化一體化改造,建設大型石化裝置,增加俄油加工量,延長產業鏈,大力發展有機化工、合成材料、精細化工等行業。能源工業將加大外圍油田勘探力度,加快天然氣深層氣田開發,不斷擴大大慶至哈爾濱、齊齊哈爾及沿線的供氣規模。加強主力煤田資源勘探,加快建設一批高產高效礦井,大力發展大型坑口電站,積極推進煤電一體化項目建設,實現『北電南送』。食品工業積極推廣應用生物技術、發酵技術、?技術,以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農區基地建設,建立食品安全體系,實施品牌戰略,大力發展糧食加工、豆薯類加工、甜菜加工、乳制品、肉制品、啤酒飼料及山特產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