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專家:小區監控保障安全避免糾紛 應成必備設施(圖)
2010-06-17 13:59:2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李瑩 鄭璐 楊宇 高虹 趙虹嬌 夏曉妍 陳德亮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智能監控系統
 

  東北網6月17日訊 5月19日14時許,2名男子將位於哈爾濱市南崗區十字街上的好又多超市一樓某金銀首飾行櫃臺砸碎,打傷女營業員,搶走價值10餘萬元的白金、黃金飾品,然後趁亂逃走。21日,警方在南崗區巴山街一出租房內將2名犯罪嫌疑人抓獲,隨後,第3名犯罪嫌疑人也被成功抓捕。據警方介紹,案發後偵查員迅速調取了案發現場周圍60餘個『天眼』攝像頭近千小時的視頻資料,經過對視頻資料的仔細分析,確定此案為3名犯罪嫌疑人結伙作案,並將視頻資料向媒體公布,僅僅43小時小時之後,就將廣受關注的十字街好又多超市持槍搶劫案破獲。一個小小的監控攝像頭成為了破獲特大持槍搶劫案的『功臣』,居民小區內是否也應配裝監控設備再次成為市民熱議的話題。記者走訪哈市14個居民小區發現,安裝監控設備的小區居民安全感要明顯高於未安裝監控設備的小區居民,而未安裝監控設備小區的居民都希望小區能盡快安裝監控設備。


 

  未裝監控

  損失只能居民自擔

  家住哈市道外區景陽世家小區的王女士說,她們小區是2001年建成的,銷售時宣傳是半封閉式的,有監控設施,但是她們入住後,小區不僅沒有安裝攝像頭,連保安也不是24小時服務,她們晚上回家心裡直發毛。居住在該小區的李先生表示,今年過年的時候,他將車像往常一樣停在小區院內,由於當時雪大路滑,所以幾天沒有開車,幾天後車上的積雪化了之後纔發現,自己愛車的後備箱不知什麼時候被撞變了形,找到負責小區管理的物業公司時,物業表示,由於當時沒有目擊者,小區裡也沒有安裝攝像監控設備,他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愛車無辜被撞只能自己掏腰包修理,李先生現在晚上睡覺都不踏實。

  道外區百年新城小區的張女士也有相同的感受,張女士說,由於所住小區就在馬克威商廈對面,附近商服多,流動人口多,許多在馬克威商廈工作的外地務工人員在小區短暫租住,每天都能看到陌生的面孔在小區內出沒。再加上平時看不到保安巡邏,小區也沒有安裝監控設備,這裡的居民普遍缺乏安全感。雖然住在五樓,但是張女士每天都會將自行車扛到樓上,就怕放在小區內丟失。張女士表示,雖然累點,但是最起碼不用擔心自行車被盜,不然晚上又沒監控,丟了都不知道誰偷的。

  哈市南崗區龍福社區殘疾人專職委員周女士表示,她們小區裡只有兩棟高層的大廳內裝有視頻監控設備,其他地方都沒有。她們小區有60餘殘疾人,每天到小區內活動都很困難,小區裡還有大量的老人和孩子,迫切希望小區能安裝監控設備。『這萬一出個啥事,也有個依據不是。』周女士說。

  記者在道外區保障華庭小區了解到,物業部門並沒有在小區內安裝監控設備,但是該小區不少居民表示寧可自掏腰包也要安裝。

  住在15號樓的王先生說,他在自家的陽臺上安裝了一個攝像頭,正對著自己的停車位,可以24小時監控。小區是開放式的,社會車輛、人員頻繁進出,尤其是以前還發生過停放在小區內的私家車被劃傷,甚至被偷走輪胎的事,他很擔心愛車的安全。王先生表示:『白天還好辦,但是到了晚上總得睡覺,也不能一直看著車呀。索性買個攝像頭,這樣晚上睡覺心裡也踏實。』

  記者發現,像王先生這樣做的居民不在少數。

  今年年初,居住在南崗區黃河路上某小區的張先生發現停靠在自家窗下的私家車經常被劃傷,雖然都是小傷,但經常修補也費錢費力。張先生為此蹲守了好幾晚也沒抓獲這個午夜出沒的傷車人。於是,張先生決定自費『安監控、捉凶手』。沒出兩天,自家陽臺上的攝像頭就讓『凶手』現形了,原來是小區內一位精神有些問題的鄰居,時常半夜出來『搞破壞』。

  哈市松北區常盛源小區居民張女士對記者說,現在晚上的溫度不冷不熱,正適合散步鍛煉,在小區內鍛煉的居民經常晚上八九點鍾纔回家,小區內有24小時監控系統,小區內發生的事保安人員都能實時看到,居民晚點回家一點也不擔心安全問題,感覺住在這裡很放心。

  記者從松北區的常盛源小區和新新怡園小區了解到,由於剛建成沒幾年,這兩個小區都是封閉式管理,小區內都有監控設備,可以24小時監控,攝像頭一般安裝在小區的出入口、主乾道路和安放公共設施的地方。像常盛源這樣小型規模的小區,攝像頭有10個左右,規模大一些的新新怡園小區攝像頭有20多個,監控系統不但便於對小區公共設施進行維護管理,而且對可疑人員也能起到震懾作用。

  負責立匯·美羅灣小區的辰能物業的王主任介紹說,他們小區一期、二期共安裝攝像頭67個,主要安裝在小區出入口、地下停車場、甬道、電梯等公共區域。監控系統不僅能保障小區居民的人身安全,在兩年的時間裡,還幫助10多位有車族找到了刮碰車輛的『凶手』。


 

  監控設備

  已成居民基本需求

  在調查中記者發現,安裝了監控設備的小區居民對於設備的日常維護也給予了極大關注。一則發表在哈市香坊區中北春城小區論壇上的帖子引起了中北春城小區業主的熱議。帖子名為『小區晚上路燈不亮,這監控攝像頭還能起作用嗎?』發帖的業主擔心由於小區路燈晚上不亮,監控成為擺設。跟帖的居民紛紛表示:『如果監控能正常運作,公共設施就不會損壞那麼快了,更不會有人開單元門用腳踹了,希望物業能盡快修復路燈,保障監控設備正常運作。』

  記者在位於道裡區經緯街的經緯360小區內看到,小區公寓裡都安裝了紅外線攝像頭,走廊裡的人員出入情況都被攝像頭記錄在案。住在這裡的馬女士說,安裝監控設備是對居民的安全負責任,住在這裡會感覺很安全。但是公寓外面幾乎沒有監控設備,車停在外面,經常會被刮碰,卻很難找到肇事方。負責該小區的港龍物業公司的蘆經理表示,針對業主反映的小區門口缺少監控問題,他們正在想辦法解決。

  記者隨機采訪了50位市民,對於小區內安裝視頻監控設備的問題,受訪市民全都支持,並表示,攝像頭應成為小區裡的必備設施。

  相關專家表示,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監控設備成本的降低,視頻監控系統已經成為居民保護自身生命財產安全的基本需求。監控系統對消除小區內安全隱患有很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有效震懾犯罪分子,在居民財產或人身安全受到侵害時,還能提供相關證據。哈市小區監控系統目前缺乏長效管理機制,相關部門應該定期對居民小區監控設備進行檢查和驗收,保證監控系統發揮出應有的威力。另外,有關部門還應對物業公司收取的電子監控系統維護經費進行審查,保證電子系統可以得到定期維護。

  新聞·鏈接

  2009年哈市『天眼』建設工程正式啟動。哈市將在3年內在全市范圍內安裝1.4萬個監控攝像探頭,在2340個居民區安裝11700個攝像頭。

  《哈市新建項目配套建設視頻監控系統實施方案》規定,監控網絡將覆蓋全市重點街路和區域,2008年後實施具備安裝條件的城市綜合整治項目,群力、哈西等城市新區建設項目,城市新建住宅小區和大型棚戶區改造項目都列入其中。

  北京、廣東、重慶、大同等省市先後實施了《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系統管理辦法》,《辦法》規定,住宅小區應建設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系統。

責任編輯:張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