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劈波斬浪松花江上,是哈爾濱人夏季最熱衷的消暑方式。至今已經走過55年的松花江公益浴場,仿佛走進了無灘可設浴場的死胡同。炎夏已至,可消暑納涼的公益浴場讓哈爾濱人望眼欲穿。連日來,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哈市每年夏季野浴的人數已突破60萬人次,但安全問題卻不容樂觀。6月10日,肇東來哈游玩的新婚小兩口畢某和陸某在道外三道街江邊戲水時,畢某不幸溺水身亡。據警方介紹,6月1日至10日,哈市已有5人野浴時溺水身亡。
每年夏季60萬人野浴松花江
守著松花江的哈爾濱人,親水之情溢於言表,戲水之趣更讓人難以割捨。冬季冬泳,夏季戲水,這樣的歷史可以追溯到55年前。
據江上體育活動指導中心救護隊隊長馬晶說,她的父親馬君石生前就是『老江上』,從1956年松花江哈爾濱段開始設立公益免費浴場,馬晶的父親就在浴場負責救護工作。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盛夏的江邊,一天最多時會有兩三萬人湧入江中,十分壯觀。
那時,每到夏季,到松花江戲水是哈爾濱市民的主要消暑方式。到了節假日,松花江邊便成了哈爾濱市民最大的天然水上樂園。
據馬晶回憶,從1981年至今,每年夏天,在江中戲水的哈市市民都將近60萬人。這幾年隨著沿江風景線的打造和水質的改善,從6月末到9月初,到江邊休閑的人達到了200萬,到江中野浴的人數則維持在60萬。
野浴安全無保障市民期待公益浴場
據馬晶介紹,30年前,松花江哈爾濱段有大片的沙灘,當時的公益浴場,分別設置在道裡區和道外區沿江一帶。1981年,松花江上的公益浴場達到了8處,水上浴場面積達到幾萬平方米,可以說達到了歷史之最。到了上世紀80年代末,隨著公路大橋的建成,加上內河排污和碼頭的建設,南岸從顧鄉公園到道外十六道街的公益浴場逐漸萎縮。2009年,哈市公益浴場減少至4處,水上浴場面積僅500多平方米。
『去年公益浴場有4個,但今年這幾處路段都在施工,而其他一些適合當公益浴場的沙灘已被圈佔,選址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哈爾濱體育局江上體育活動指導中心負責人付雲忠接受采訪時說。
馬晶說:『松花江部分水域情況復雜,水底的漩渦變幻莫測,市民選擇野浴是十分危險的。而私人承包的浴場缺乏安全設施,一旦出現險情,後果不堪設想。這也是市民十分期待公益浴場的原因——戲水游玩,安全第一。』
籌建人工浴場或解市民戲水之渴
建設公益浴場提供安全的游泳戲水環境,是哈市打造沿江文化的必要手段。雖然選出了2處浴場,但一些市民仍遺憾地表示,作為哈爾濱市民,大家都有多年的戀水、親水情結。暢游松花江中,不僅能親近自然,而且能增強對家鄉的歸屬感,『水質越來越好,江邊景色迷人,盼望戲水的市民越來越多,可是戲水的場地卻越來越少,這個令人尷尬的現實讓人感覺很無奈。』
每年約有60萬人次野浴江中,目前僅選出2處公益浴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