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3日訊 近日,哈爾濱市部分主乾街道擺放上眾多分類垃圾箱,箱體上設有『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投放口。記者采訪發現,多數市民沒有將垃圾分類投放,一些環衛工人也說不清垃圾如何分類。
21日9時,在香坊區三大動力路公交車站旁的分類垃圾箱前記者看到,一市民隨手將飲料杯塞進『不可回收垃圾』口。隨後,陸續有3名市民把空礦泉水瓶扔進垃圾箱,他們並沒辨認垃圾分類標志。記者觀察道裡區經緯街上新設置的多個分類垃圾箱發現,兩個桶的垃圾都差不多,果皮、塑料袋、廢紙、塑料泡沫等垃圾混在一起。記者隨即詢問等車的8名市民是否了解分類垃圾箱的用處,3人稱沒注意垃圾箱有分類標示,4人認為可以賣廢品的垃圾就是可回收垃圾。10時,在道裡區尚志大街上,一名環衛保潔人員正在清掃街面,清理垃圾箱。她表示平時遇到塑料瓶、酒瓶等廢舊物品都是收起來賣掉,其他的一概倒掉,沒有分過類。
市容環衛管理部門工作人員表示,垃圾分類處理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雖然哈爾濱市目前做不到垃圾分類處理,設置分類垃圾箱是為強化市民垃圾分類意識,為以後真正做到垃圾分類回收打基礎。
責任編輯: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