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3日訊 在哈爾濱的近郊,有一群人無所畏懼,在刺骨寒風中爬冰臥雪,在炎炎烈日下頑強拼搏。肥潤的黑土地上,黨旗似一團燃燒的火焰,飄動在無數客戶的心間。這就是常年活躍在電力乾線上樂於服務、專辦實事兒的哈爾濱第二電業局黨員服務隊。
說服務隊樂於服務,源於他們一顆奉獻的心,源於他們肩頭一份責任,更源於哈爾濱第二電業局統一優秀的企業文化做支橕。由602名黨員組建的黨員服務隊遍布這個局的各個崗位,多年來服務隊始終堅持一個信念:奉獻社會、服務發展,以『四個服務』宗旨輻射帶動職工群眾,用熾熱的愛、奉獻的精神譜寫當代電力工人的新歌,把理論與實踐完美地進行糅合。
服務隊成員大多身處這個局生產經營第一線,隊長是服務隊的中樞神經,是服務的組織者、推動者,個個肩挑重擔、身體力行。隊員是服務的承載者和實踐者,人人吃苦耐勞、頑強奮戰。他們積極承擔『急、難、險、重』任務,大局意識和執行力得到一次次的檢驗,集中體現在了對地方經濟的拉動,對百姓生活的提昇上。
城市建設的先行官城市發展,電力先行。哈爾濱被批准為東北三省唯一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實施六大創新工程推進試點城市工作。這個局握指成拳,主動融入,將供電優質服務與哈爾濱構建『兩城一區』結合起來,即江北科技創新城、哈南工業新城及中心城區。隨著『兩城一區』建設的全面鋪開,這個局的黨員服務隊誓為城市建設作貢獻,為黨旗添光彩。他們牢記使命,時刻關注『兩城一區』建設中涉及到的所有用電事宜。在沒有設計圖紙的情況下,松北黨員服務隊放棄雙休,克服4月多變的天氣,全程配合松北區政府,邊施工邊設計,提供了先用電後交錢、先送電後辦手續的特色服務。施工中又派專人協助創新城補辦用電手續,做到了超前介入、超前服務、超前快速協調。歷時4天,服務隊就完成了從勘察現場到新立9基電杆,新做9處變臺,新裝2臺200千伏安變壓器、7臺315千伏安變壓器的施工任務,保障了科技創新城初期建設用電的盡快入網。
要發展,先修路。自5月初,城南黨員服務隊行動迅速,服務到位,鼎力配合哈南工業新城交通乾線樞紐—江南中環路拓寬改造村屯征遷結電工作,以實際行動滿足新城核心區建設所需,充分展現了央企應有的責任情懷。服務隊采取『拆哪家屋,斷哪家電』方式,保證了拆遷居民的及時結電、未拆居民和企業的安全用電,為道路拓寬改造贏取了寶貴時間,加快了新城核心區基礎設施建設進程。工程先期,服務隊多次深入實地踏查,主動上門溝通,傾聽經開區和平房區征遷綜合辦關於工程概況的介紹,了解拆遷村屯的自然狀況、設備情況等,跟蹤掌握工程階段進展,協助征遷指揮部對575塊電能表進行結電,並及時與居民仔細核對電能表基礎信息,結算電費。
電力客戶的好保姆
只要知道群眾有了『電』懮,黨員服務隊就會挺身而出。哈爾濱市最大的特色蔬菜種植基地——紅星村,大部分土地被哈西客站及哈大高速鐵路兩個項目工程征用,特菜種植戶紛紛『搬家』到臨近的紅旗鄉進行二次創業。大棚、溫室建好了,灌溉電井也打好了,可電力供應卻成了難題。西郊黨員服務隊聽說後,開闢綠色通道,跑前跑後幫助辦理業擴報裝手續,減免工程費用,30多度的高溫下,持續4天奮戰,新立20基電杆,安裝8臺變壓器,架設1770米的高壓線路,使特菜基地在最短時間內異地重新鳴鑼開張。
因哈爾濱地鐵建設工程,市政府征用了大量居民住房用地,為安置拆遷居民,籌建了棚改安居陽光家園小區。陽光家園一次性遞交11個臨時用電工程申請,並要求盡快送電。由於該小區工程的特殊性,西郊黨員服務隊打破常規,特事特辦,隊員們不顧35攝氏度的高溫,頭頂烈日,立杆、架線、安裝變壓器……,汗水將工作服一遍遍浸透,又被風一遍遍吹乾,在杆上一站就是七八個小時,一天下來隊員中有的腳腫得脫鞋都很困難,有的裸露皮膚被陽光曬得紅彤彤,奇癢無比。即便如此,聽不到他們一聲抱怨。終於,服務隊晝夜奮戰13天,完成了這項『民生工程』的基建臨時用電,為拆遷居民早日回遷贏得時間,受到了施工方的高度贊揚。負責小區建設的趙工說:『服務隊施工的那些天,我們每天都盼著這電快點送。小區建設能如期進行,真要感謝供電部門的大力支持啊!』
弱勢群體的貼心人
別看服務隊隊員多數是男性,但對待空巢老人、貧困學生、五保戶、軍烈屬等弱勢群體卻很細心熱情。平日裡,隊員們多親近、多接觸這部分特殊人群,從生活上盡量多關心、多照顧,建立了特殊客戶服務檔案,以便全面了解掌握服務對象的生活狀況,對幫扶對象的思想動態和生產生活狀況及時把握。服務隊不僅與弱勢群體結成對子,還捐錢捐物,逢年過節走訪慰問,使幫貧幫在實處,扶弱扶在難處。隊員們更是做好事不留名,2007年開始,城南服務隊一隊員就無私援助香坊區黎明鎮柳樹林村70多歲的劉玉全老人和癱瘓的兒子,每月在購電網點替老人繳納電費。至今,老人只知道好心人是位供電員工,卻始終不知到他的姓名。
『身勞而心安,為之;利少而義多,為之。』這就是他們,一批英姿勃勃的電力領軍人,一群開拓與實乾的普通勞動者,積極地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哪裡有困難就出現在哪裡,哪裡最艱苦就衝向哪裡,成為城市建設、和諧社會的奉獻者和參與者。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不計晝與夜,不分寒與暑,他們前行的腳步從未停止,穩健有力,憑借一種堅持、無畏、奉獻的精神,所到之處,盡是溫暖,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