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4日訊(衣曉峰 王樹民 見習記者 程赫男 記者 杜筱)今年,黑龍江省將繼續實施『三網四化五到位』的管理模式,確保2010年全省農村醫改各項任務的如期完成。日前,黑龍江省衛生廳在肇東市召開全省農村醫改工作現場推進會,督促各地市圍繞98%的新農合參合率目標,不斷擴大覆蓋面,實現『應保盡保』;同時確保門診統籌達80%以上,在80%的統籌地區實現即時結算和報銷,讓全省1700萬農村群眾『病有所醫』。
據了解,早在2005年,黑龍江省為構建完善的縣、鄉、村三級衛生服務網,在全國首家推出了『村級衛生規范化,鄉村管理一體化,縣鄉醫療集團化,區域衛生和諧化』的『三網四化』管理模式。2009年,根據國家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總體要求,又在『三網四化』基礎上,出臺了『確保五項重點改革任務到位』的指導意見。目前,村級衛生規范化已使絕大多數的村衛生所實現了機構設置、房屋設施、村醫執業、診療行為、健康檔案『五個規范化管理』;鄉村管理一體化亦使大多數鄉鎮衛生院實現了機構設置、行政、人員、業務、藥械、財務、績效考核『七個一體化管理』。
在此次全省農村醫改現場推進會上,黑龍江省明確要求把農村醫改作為當前醫改工作的重心和核心,在『三網四化』的基礎上,切實將新農合醫療制度建設、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等農村各項重點醫改任務落實到位。在鞏固新農合制度建設上,全省以縣為單位新農合參合率須達到98%以上,門診統籌達80%以上,在全省統籌區域內政策性住院報銷比例達60%以上,最高支付限額達當地農民人均收入的6倍以上。對使用中草藥、民族醫藥、中醫適宜技術的農民,其報銷比例給予一定程度的提高。
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中,今年全省將著力於深化縣、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以崗位聘用制為主要內容、人員能進能出的人事管理制度,簽訂聘用合同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人員須達到90%以上。為確保三級衛生服務網『網底』的牢不可破,今年全省將下大決心、花大財力,重點改革並建立健全農村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加大落實對鄉村醫生的補助政策,並對一體化管理的行政村衛生室按相應標准給予補助,其餘部分將通過藥事服務費和適宜診療服務項目納入新農合報銷范圍,實行門診總額付費方式、在新農合基金支出范圍內給予補償。
在出席此次全省農村醫改現場推進會上,黑龍江省政府副省長程幼東明確提出,在落實今年全省農村醫改各項任務中,要以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為突破口,改革現行體制,促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職能的『三個回歸』,一是使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回歸到公益性質中;二是使基層醫務人員回歸到以提供公共衛生服務為主的防病治病的角色中;三是使農民患小病、常見病回歸到基層醫療機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