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6日訊 昨天是中山路采取站崗執勤方式處罰違法行人的第二天,從昨天7時至16時,又有21名違法行人被罰站崗執勤。記者采訪發現,違法行人中年輕人和中年人仍是主要群體,而無視交警勸阻的則以中年人和女性居多。對於行人違法屢禁不止的情況,執勤交警表示,對安全和法規的漠視是主要原因。部分駕駛員也表示,作為交通參與者,行人不應高舉『弱者盾牌』隨意違法,威脅自身和守法者利益。
半小時3人被罰站崗
昨天10時許,記者來到中山路與人和街交口過街天橋下,南崗大隊一中隊交警正在路兩側的安全帶內取締違法行人。此時,一名騎電動車違法橫穿中山路的青年男子正在路邊『執勤』勸返行人。對於自己被處罰,該男子表示:『我知道錯了,這種處罰讓我明白了安全的重要。』據執勤交警介紹,該男子是昨天第五名被處罰的違法者。就在記者采訪時,一操外地口音的中年男子在人行過街天橋下橫穿中山路被攔下。在記者觀察的半個多小時內,該地點共有3名違法行人帶上了執法袖標。
漠視安全和法規是根源
據南崗交警大隊一中隊中隊長劉洪斌介紹,中山路上行人違法過街情況昨天有所減少,但也有部分違法者僥幸橫穿街路。從近日取締情況來看,違法行人中以20歲左右的年輕人和50歲左右的中年人居多,而在違法後對執法人員勸誡置之不理的則以中年人和女性居多。部分違法者對自己的行為可能帶來的安全隱患毫不在意,其主觀上對安全和法規的漠視是違法的根本原因。絕大部分違法者覺得意外離自己很遠,卻忘了自己的行為已給自身安全埋下隱患。
『弱者』不應成違法盾牌
行人違法屢禁不止,頭疼的不僅是執法人員,機動車駕駛員更是無奈。已有7年駕齡的私家車主張廣順告訴記者:『最怕的就是開車時突然有行人過街,特別是路過公交站臺時,有行人突然從旁邊大車前閃出,總能嚇你一身汗。按照現在的交通法,為了以人為本,保護弱者,與行人發生交通事故的機動車都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即便我正常行駛撞上了違法行人,我也要負責任。要是把人撞死或撞殘了,高額的賠償費用足能讓我們傾家蕩產。讓守法的替違法的埋單,這也是一種不公平。真希望違法行人別把「弱者」這個詞當盾牌隨意違法,到時害的不光是你一個人。也希望將來在法律上能對這種情況有個合理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