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試考場
東北網6月30日訊 29日是香港大學在我省招生面試的第二天,記者在采訪中獲悉,此次面試的題目側重國際時事,全球變暖、微軟公司被侵權等話題均被提及。據了解,我省今年共有254名高分考生報考了港大,不過港大今年錄取人數依舊為30人左右,錄取比例約為8:1。
考前:考生緊張考官輕松
29日8時許,在位於省招辦的考場外,除了哈市的考生,還有多位來自佳木斯、大慶等地的考生在等候進場,考生們都顯得有些緊張。來自大慶市東風中學的張輝正在翻閱材料,那是他自己搜集、打印的近兩個月的世界熱點新聞。
9時,考生們進入考場。黃頭發、藍眼睛的史密斯教授是考官,西裝革履、手拿白瓷茶杯的他站在考官席微笑著與考生們打招呼。一組7名考生入座後,和兩名考官圍成了一個圈。
面試:題目側重國際時事面試開始,首先是一分鍾的自我介紹。隨後,考官提出了小組討論題目:『如何看待中國內地與香港的未來?』
張輝所在小組的7位考生,分別從經濟、文化、政治體制等不同角度對題目進行了分析。記者發現,考生們的英語都很流利,除了一些考生用時過長,考官會打斷他們外,兩名考官一直在觀察和記錄他們的討論。
在約半個多小時的討論後,考官們表示第一輪面試結束。短暫的等待後,張輝得知自己並未進入第二輪面試。
記者在采訪中獲悉,時下的熱點問題都成了面試題目,比如『全球變暖的主要責任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如何看待社會的貧富加大問題?』『如何看待微軟公司被侵權的行為?』
『考生在表達自己觀點的同時,還應該對他人的觀點進行評論,或與不贊同的觀點進行辯論。』據港大一位老師介紹,今年面試題目側重國際時事,主要是對學生的溝通、思考、邏輯能力進行考查,同時考官也會在討論過程中著重考查學生的領導能力。
錄取少:254人僅收30人左右哈三中的一位女同學高考成績為670分,校長推薦報考港大又獲30分的加分,首輪面試後她也沒進入第二輪面試。這位女同學對自己的成績很悲觀,她說自己的表述很不理想,被錄取的機會應該不大。
『第二輪面試主要是考官要詢問考生第一輪時沒表達清楚的問題,對面試結果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據港大一位女工作人員介紹,今年報考港大的內地高考生達九千多人,比去年增加了一千多人,其中廣東和北京最多,黑龍江則有254人,而今年香港大學在我省招生名額為30人左右,報考錄取比例約為8:1。
費用高:去年我省近半考生棄讀13時許,在第二考場外,針對多位家長關心的讀港大的費用及就業等問題,港大一位女老師進行了詳細的解答。她說,來自內地的港大畢業生多數都會留在香港工作,以她為例,她是從大連考入港大的,去年畢業後選擇留校,『2008年的金融危機造成了一定的就業壓力,不過最近就業壓力已經很微弱,港大畢業生就業不是問題。』
『除了港大內地招生錄取門檻高外,每年高達12萬元的學費以及高額的生活費,也令不少內地考生望而卻步。』這位女老師表示,能像去年我省理科狀元王百洋一樣獲得高額獎學金的畢竟是極少數,所以去年我省被錄取的30多名考生中,近半數都因未獲獎學金而放棄去港大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