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地區發現最早火器亮相省博。 孫岩攝
本次展出的火銃長34厘米、重7市斤,口徑2.6厘米,由前膛、藥室和尾銎等組成。前膛外沿鑄有加固箍,藥室外凸,可裝火藥,有小孔接入引火線,點燃後火藥爆炸產生的動力能將膛內物推射出去。該火銃還可裝木柄,成為手銃。
歷史部副研究員李鳳英介紹,該火銃上世紀70年代在阿城出土,經考證為1427年乃顏叛亂時期物品,系我國東北發現最早的火器。李說,金元時期是冷熱兵器相結合的時代,作為威力巨大的火銃只有部隊的官員纔能使用。到了明朝火器發展到二三百種,威力之強、制造之精都達到一定高度。本次展出的銅火銃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當時其他國家制造和使用過。
責任編輯: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