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鶴山農場新型住宅小區。 東北網記者 邵奇 攝 |
東北網6月28日訊 (記者 邵奇) 鶴山農場在小城鎮建設中貫穿的是以人為本的理念,緊緊圍繞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和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提高城鎮建設水平,打造墾區高標准中心城鎮
推進住宅新區建設職工安居
近年來,鶴山農場始終把加快城鎮職工住宅建設作為城鎮建設的重點,2006年至2009年城鎮新建各式職工住宅6.2萬平方米,到2009年全場新建住宅樓總面積達90353平方米,居民住宅樓房化率將達到59.06%;城鎮新增居民398戶1097人,總戶數達到2218戶,總人口6117人,其中僅2009年就新增新式住宅38123平方米,到今年末,農場住宅樓總面積將增加到15.8萬平方米,城鎮人口將達到8500人。
在住宅區的整體規劃上,立足小區化、花園化、人性化搞好『三電』、給排水、小區綠化美化硬化香化等外網配套建設,到目前共為住宅新區打水泥路面10579平方米,鋪彩磚2699平方米,建成了兩處健身路徑,栽植果樹1000餘株,花卉3萬餘株。在住宅的設計上,堅持樣式、面積的多元化,以滿足不同審美觀和不同消費層次的需求,如今年建設的『鶴園小區』既有150平方米的小康樓,也有40多平方米至70多平方米的普通三層住宅樓建設,使居民住戶有足夠的選擇空間。
推進城鎮公益建設職工受益
鶴山農場標志雕塑鶴山魂。 東北網記者 邵奇 攝
為了讓職工群眾更好地享受城鎮公益建設成果,近年來鶴山農場加大社會公益事業的建設力度。共投資5420萬元完善城鎮基礎建設和配套設施建設。其中:先後投資2983萬元建設水泥通村公路61.5公裡,建成了圍繞城鎮的通鄉通村公路網,解決了群眾出行難。
投資382萬元實施了場部小城鎮和管理區居民飲用水改造工程,建成了場部水處理廠,解決了水質差、水量不足給居民帶來的吃水難題。投資550萬元建起了學生宿捨樓、修繕了教學樓、新建了學生食堂,扭轉了城鎮教育資源緊張的局面。投資182萬元建成了職工醫院綜合樓,改善了醫療條件,解決了群眾就醫難。投資1219萬元,建成了佔地2萬平方米的文化廣場和建築面積2385平方米的文體中心,解決了群眾文化娛樂難。
加快產業集聚為經營城鎮奠定基礎
根據農場實際重點培植以奶牛小區為骨乾的現代化畜牧養殖產業,到今年農場已建成奶牛小區4.2萬平方米,正在建設3.8萬平方米,年末全場奶牛小區面積將達到8萬平方米,可入住奶牛8000頭,目前場內奶牛存欄12000頭,年上交鮮奶14000噸。
培植以百棟蔬菜大棚和80公頃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為骨乾特色種植業,每棟大棚年純效益在7000元左右;以新規劃的工業開發園區為骨乾的民營加工業,今年引進的免燒磚廠已開工生產;以宏利建築公司為骨乾的民營建築業;以城鎮商飲運服一條街為骨乾的工商、運輸、餐飲、服務業等五大產業支橕體系,通過聚人、聚市擴大消費,拉動產業發展;通過產業發展,擴大就業,增加城鎮居民收入。努力實現城鎮經濟社會的良性循環。
加快文化景區建設彰顯城鎮魅力
鶴山農場生態小區。 東北網記者 邵奇 攝
在城鎮建設中,從突顯農場歷史文化特點和地域風光特色出發,規劃了包括文化廣場、文體中心、場史展覽館和仙鶴湖公園在內的文化休閑娛樂區,既豐富完善城鎮功能,也提昇城鎮建設品位,使小城鎮的文化底蘊得以彰顯。
今年農場還把發展現代旅游業作為提高城鎮建設品位的重要措施和途徑,開始規劃建設以省級新農村示范區、高標准農田示范區、鶴澳奶牛繁育基地、文化廣場、鶴園小區、農業科技園區、現代農機展示中心、仙鶴湖公園為主要景區的現代農業旅游風景線。通過旅游業的培植和開發向人們展示農場的現代農業建設成果和城鄉一體化建設成果以及人文景觀,在觀賞中感受農場的魅力,提高知名度和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