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首座中水主題公園黛秀湖魚死成謎 管理者一問三不知
2010-07-01 08:34:15 來源:生活報  作者:孫殿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湖面上漂浮著雜物和死魚。

  黑龍江新聞網訊 2007年,黛秀湖作為哈市首座中水主題公園廣受關注,然而不到一年,2008年黛秀湖便發生因水質受到污染導致湖內的魚死亡的事件,後來此事不了了之。兩年後,黛秀湖公園再次發生死魚事件。魚是怎麼死的?湖水是否受到污染?記者對此進行調查,卻得知又一個讓人震驚的消息,負責管理的哈市香坊區公園管理所竟然連湖裡的水是不是中水都說不清楚了,這居然成了一筆糊涂賬。

  魚死原因?鄒所長:有三種可能

  6月30日,生活報刊發《黛秀湖公園再現死魚漂浮》一文,導致湖內的魚死亡的原因是什麼?記者采訪了該公園的管理部門——香坊區公園管理所。該管理所鄒所長表示,雖然魚死原因還不確定,但是經過分析有幾種可能:第一,黛秀湖裡的魚是從江北一些養殖場買來的,目前每天要購買2000斤左右。這些魚在運輸中難免發生碰撞,導致受傷死亡。

  第二,購進的魚原本生活在冷水裡,而湖裡的水主要由哈爾濱某公司提供,這些水經處理有一定溫度,可能一些魚不適應。

  此外,這些水需經管線引進,而今年因為沿線開建一些工程,改動了管線,導致水流減速,流量變小,進而使得湖裡的水循環不暢,湖水接近了死水。水質差,也是導致魚死亡的原因之一。

  水是否受到污染?鄒所長:不確定

  采訪中,市民邵先生直接提出自己的懷疑:『這湖水可能已經受到了污染。』記者在黛秀湖邊看到,湖水已經變成了綠色,有些地段的湖水變成了黑綠色,甚至湖面上能看到漂浮著的綠色油狀物質,並散發出陣陣惡臭。

  對於市民的疑問,鄒所長說,他一直負責黛秀湖的管理,對黛秀湖的情況最了解。最近一段時間,湖水流量小,水循環不起來,加之氣溫高,湖水裡纔長出水藻之類的東西,所以湖水會變綠。對於湖面上漂浮著的油狀物質,鄒所長說,現在沒有對水質進行檢測,不確定水是否受到了污染。


 

 

  是中水還是廢水?鄒所長:沒考慮過

  采訪中,有讀者告訴記者,雖然黛秀湖有冰城第一中水公園的美譽,但是湖裡的水是否是中水值得懷疑。

  帶著這個問題,記者先向哈爾濱某公司求證,但辦公室人員不在,一位保安部的工作人員稱,他們用的是中水。不過,當記者向鄒所長求證時,鄒所長卻說,這個問題他們沒有考慮過,只是公司那邊的人口頭說過,並沒有文字資料。香坊區公園管理所和香坊區園林管理辦公室並不是公園的建設單位,而且也不是最早接觸該公園的部門。他們接管的時候就是這個狀況,始終也沒有人懷疑過這個問題,至於究竟是工業廢水還是中水並不確定。

  帶著疑問,記者又找到了黛秀湖公園建設單位——香坊區城建局。該局工程科一位姓楊的工作人員說,當年建這個公園和湖的時候,與哈爾濱啤酒(松江)公司協商,請求該企業無償供水,當時該企業表示是中水,但並沒有書面承諾。

  湖水能否養魚?鄒所長:不清楚

  據悉,中水是指部分生活優質排水經處理淨化後,達到《生活雜用水水質標准》,可以在一定范圍內重復使用的非飲用水。主要用於廁所衝洗、綠地樹木澆灌、道路清潔、車輛衝洗、基建施工、噴水池以及可以接受其水質標准的其他用水。『每天要投2000斤魚苗,即便是中水,但這水是否達到了養魚的標准?』記者再次求證。

  鄒所長說,這個問題他問過該公司,但是沒有得到肯定的回答,他也不清楚這水質是否達到了養魚的標准。作為管理部門,他們並不清楚黛秀湖引用的水是否達到了相關標准,而且該部門也從來沒有對水質進行過監測,也不具備監測水質的條件和資格。

  面對同樣的問題,香坊區城建局工程科的楊姓工作人員稱,水質是否達到養魚的標准他們也不清楚。不過,當時建湖時他們曾用這水做實驗,並養了4000尾魚,結果它們長得不錯,沒想到交接後出現了魚死亡事件。他確定地說,實際上,該部門也從來沒有對水質進行過認定。

  采訪手記

  想當年,哈市投入巨資建設了這個大型人工湖,寄托著冰城人對濱水城市的願望與期待。然而,黛秀湖給人們留下的美好記憶又有多長久呢?

  采訪黛秀湖死魚事件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隨著采訪的一步步深入,事件卻變得『撲朔迷離』了。魚是怎麼死的原因還沒找到,堂堂管理部門居然連『中水主題公園』裡的水是否是中水這個原本簡單的問題都回答不上來;每天要投2000斤魚苗,居然連湖水是否適合養魚都『不清楚』。看來不是魚死得不明白,也不是水查得不明白,而是有關部門說不明白。

  在這種『模糊管理』模式下,黛秀湖將如何發展?等待她的又將會是什麼樣的結局?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