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日訊 對於久居鬧市、滿目皆為『鋼筋水泥叢林』的人來說,擁有一所『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海景房,可謂夢寐以求。近年來,房地產市場愈發火爆,越來越多的人把海景房『從夢想帶進現實』。銷售各種海景房的售樓公司幾乎一夜之間在哈市遍地開花,而面對哈市動輒七八千元的房價,二三十萬就可以擁有一套一百平米的海景房,無疑對購房者充滿誘惑力。但是常年在哈銷售海景房的張勇(化名)向記者爆料,海景房並非看上去那麼『美』。
張勇告訴記者:『現在哈市差不多地段的房價都已漲到七八千元了,但大多數海景房售樓處賣的都是海邊一些二三線城市的樓盤,一平米不過兩三千元,一套一百平的房子全下來不過纔二三十萬,相比哈市的房價,再加上房子緊靠大海,海景房就給人極大的誘惑力。我所在的公司2010年前三個月銷售額就達到1000多萬,可想而知現在海景房火到什麼程度。但是很多人對於海景房的理解還只是停留在電視、電影裡面對於海景房的描述,一開窗戶海風就吹進來了,出門就是沙灘這種理想化的概念,而售樓者正是抓住了人們這種心理,不管這個樓盤地理位置如何、配套設施是否健全,只要房子在海邊就統稱海景房,其實有些距離海邊坐車還得一個多小時。但由於售房人員「話術精湛」,你只要能跟著看房團去,就不愁你不買房子。』
先用廣告忽悠全是『文字游戲』
『房子要想賣出去,第一步就得先讓客戶能跟著你去看房子,只有客戶去了纔有可能將房子賣出去,而想讓客戶跟你去無非有兩種手段,一是廣告宣傳,碧海藍天、依山傍水、國家4A級景區、緊鄰高爾夫球場,這些宣傳語都是小廣告上常見的,優美的環境和低廉的價格是吸引客戶的首要因素;另一種就是拉關系,比如你是我的客戶,一開始我根本不和你說買房子的事,先沒事就打打電話聊聊天,「喜歡旅游嗎、喜歡大海嗎,咱們出去玩玩吧」,只要你能去,第一步就完成了。』張勇說。
『那實地的房子要是和廣告宣傳的不一樣,客戶也要找你啊!』對於記者的疑問張勇表示,如果廣告宣傳的和實地是一樣的,那客戶都得追著買。尤其是海景房,廣告都有誇大美化的成分,不管實地情況如何,在宣傳上一定要符合人們想象中海景房的樣子,如出門就是沙灘大海,尤其是圖片一定要凸顯出房子就在海邊,綠樹成蔭。有個水坑就可以說是海水湖,有片樹林就可以說是國家級風景區,客戶也不可能去實地調查風景區的資質啊。如果客戶去了發現有差距,應付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廣告上說距離海邊五分鍾路程,客戶去了發現實際要走二十多分鍾纔能看到海,售樓員可以和你說廣告上說的是駕車五分鍾,而不是步行;如果客戶發現房屋實地效果和廣告不一樣,售樓員可以說廣告上是效果圖不是實景圖。有一些樓盤更誇張,距離海邊坐車還得一個小時。曾經有客戶買完房子纔發現,大白天站在小區院裡,一個小時都不一定能看到幾個人,活人比周圍的小貓小狗都稀少,周圍既沒有出租車也沒有公交車,想去超市買包方便面都得步行走上半個小時。到了晚上更恐怖,由於入住率低,整個小區晚上就像鬼城一樣,一棟樓只有零星的幾戶亮燈,就算你在家開個演唱會嚎一宿都不會有鄰居投訴你擾民。張勇表示,其實只要購房者能想到的售樓處早就想到了,不會讓你找到任何漏洞,買了這種房子你只能吃啞巴虧。
逛完景區再觀海看房時間都很短
『如果我跟團去了實地,是不是就能看到海景房的樓盤了?』記者問道。張勇笑著說:『想看房還差得遠呢,既然是海景房,景色當然最重要,所以看房團看上去都像旅游團似的,到了地方之後先領你們到景區、海濱浴場四處去玩,雖然每個景點待的時間都不長,但是置業顧問會向你詳細介紹這些景區或浴場,並告訴你這些都在今天所要去的樓盤附近。游玩的最後一項就是去海邊,讓你親身感受一下大海的氣息,讓你們在海邊散步。誰能不喜歡?其實這一切都是為了讓你有一個錯覺,認為你住的房子離這些地方近在咫尺,只要你在這買了房子每天打開窗戶就能看到大海,步行幾分鍾就能身處國家4A級的旅游風景區。但你忽略了最重要的因素,因為你根本還沒看到樓盤,所以不可能有距離感,也不會知道這些景區到底離樓盤有多遠。』
張勇告訴記者,等到了樓盤就會發現,有一些是現房,而有一些只是期房,只能看到規劃圖,至於房子最後建起來是什麼樣根本不知道。而進了售樓處人頭攢動,來自全國各地的看房客在這裡都能找到,並且會有一個置業顧問全程陪著你,景區美景、海邊漫步已經符合了你理想中海景房的全部要素,這時候置業顧問會提醒你,位置和樓層好的房子很搶手,你再猶豫的話好房子就沒了。如果你還對入住率之類有疑問,置業顧問會告訴你看房的人每天都是這麼多,一天成交幾十套很快就會售罄。上午的美景加上下午周圍環境的感染,你很容易就會當場簽合同。
如果是在本地買房子,購房者肯定會多次去實地考察房屋環境、交通是否便利、周圍商服等配套設施是否完善,但海景房購房者的初衷是能在海邊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每天都能欣賞到優美的景色,對於環境的要求已經高於作為房子最基本的居住功能,因為條件所限,購房者根本無法詳細了解所購買房屋的具體情況,所有的信息都是置業顧問告訴你的。有時,就算購買的房屋離海邊很近,景色美到極致,可卻沒有相關配套設施,甚至讓你每天吃飯都成問題。
異地售樓無手續發現上當難維權
『現在哈市的海景房售樓處大都沒有正規手續。』張勇稱。而為何沒手續還能賣得這麼火,他說:『海景房只要能看到海景就可以了,至於哈市的售樓處有沒有手續並不是我們所關心的。』對於現在滿大街的海景房售樓處,張勇告訴記者,從海邊的樓盤到大街上的售樓處共分幾個級別的代理商,一處海景房開盤之後,會有代理商進行攏盤,也就是取得這個樓盤的銷售代理權,攏盤可以是當地的一個樓盤,也可以是當地一個區內的所有樓盤,攏盤之後代理商就取得了該樓盤的獨家銷售權,隨後代理商會將全國劃成若乾個區,每一個區再設代理商,而區級代理商又會在各個市設代理商,最後開始向全國銷售海景房,大街上的售樓處只不過是其中一級的代理商。
張勇表示,很多海景房的開發商拿地並不是走招拍掛,由於價格便宜的海景房都是在二三線城市,拿地之前都是荒灘、荒山、不宜農耕養殖的五荒地,所以房屋成本很低廉。一個樓盤只要能銷售出三成,開發商的資金就回籠了。所以,如何盡快把房子賣出去是重中之重。當購房者發現自己上當受騙,再去找開發商時,開發商就說與己無關,『誰欺騙了你,領你買房的,你找誰去!』而這些異地售樓公司,大都沒有資質和備案,一個樓盤完事馬上解散,基本打一槍換一個地方,購房者就是挖地三尺也很難找到。
哈爾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如果這些所謂的海景房售樓處只是將市民帶到外地的樓盤,並沒有發生經營行為,那就不需要辦理工商執照,如果收取了市民訂金,發生了經營行為,那就需要到工商局辦理相關手續。而無論是否需要辦理執照,工商部門都會不定期對這些商鋪進行檢查。對於這些海景房售樓處,哈爾濱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需不需要到房產部門備案,《城市商品房預售管理辦法》和《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都沒有對異地售房的明確規定,具體問題還需要具體分析。
據記者了解,目前,異地售房現象在全國非常普遍,而國家又沒有明確要求,對這種經營方式的限制很弱。但隨著異地購房產生的糾紛逐漸增多,相關部門已開始考慮立法嚴管。
哈爾濱市消費者協會林副秘書長表示,購房時不能只聽信房屋銷售一方的介紹,也不要聽信所謂馬上售罄的說辭,要多諮詢樓盤所在地的土地、工商等部門,確定樓盤各種證照齊全,另外要多時間段去樓盤觀察,不要上午看房下午就交錢,這樣纔能盡最大可能保證自己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