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流動兒童與『愛心媽媽』的故事
2010-07-04 08:57:4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李欣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4日訊 童年本應是在父母無微不至的呵護下度過的,可哈市道外區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在別的孩子享受快樂的時候或在期盼失蹤的媽媽能早日回家,或在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母親。他們正在承受不幸,可幸運的是,在他們身邊有著一支強大的隊伍正在呵護著他們受傷的幼小心靈,她們叫『愛心媽媽』。近日,記者走近他們,傾聽屬於他們的故事。

  今年10歲的丫丫老家在明水縣,現就讀於道外區紅城小學二年級,3年前丫丫的媽媽說要出門辦事,結果卻再也沒回過家。後來丫丫的爸爸在苦尋妻子無果後,對生活失去信心,也外出打工了,只是在過年的時候纔回來看看。如今丫丫與奶奶生活在一起,每個月只能依靠奶奶撿廢品、幫人做家政的微薄收入支付兩人的花銷。哈市道外區東興社區的劉桂蘭書記作為一名『愛心媽媽』自從丫丫媽媽失蹤那天起,她就當起了丫丫的『媽媽』。劉桂蘭告訴記者,丫丫和她奶奶兩人住在十幾平米、每月100元房租的小平房裡,就這100元錢對祖孫二人來說也是筆不小的開支。『她們家的後院有一片大地,丫丫的奶奶夏天就去地裡撿菜,冬天就去地裡撿柴火。由於沒有什麼生活來源,祖孫兩人有時好幾個月都吃不上肉,可是丫丫特別懂事,我每次買肉送過去的時候,丫丫都告訴我她不愛吃肉。10歲的丫丫現在連60斤都不到,她不是不愛吃肉只是心疼錢不捨得吃。』劉桂蘭告訴記者。

  劉桂蘭說,由於丫丫沒有戶口又交不起學費,很多學校都不願意接收丫丫。為了能讓丫丫上學,她用兩年的時間,走過不知道多少所學校,協調過不知多少次,在丫丫8歲那年,道外區紅城小學終於同意讓丫丫上學,學校在得知丫丫家庭情況後還減免了丫丫的學費。丫丫告訴記者,她最感謝的人就是劉桂蘭,『如果沒有劉姨,我就不能上學,現在在我心裡,劉姨就是我的媽媽。』

  8歲的尹天影和5歲的尹天元來自巴彥縣德強公社戰果村,爸爸尹杉是一名裝修工人,媽媽任秀雲則是精神病患者,現居住在道外區東棵社區。尹天影告訴記者,由於爸爸要賺錢給媽媽治病,經常會外出打工,這些年爸爸不在家的時候一直是社區的徐主任照顧她和弟弟還有患病的媽媽。『這兩年,天影媽媽的病情越來越嚴重,有時候一犯病看到什麼都往嘴裡吃,心情不好時還拿孩子撒氣,把孩子身上打得青一塊紫一塊,甚至大冬天把家門反鎖上不讓孩子進門。很多時候都是我把孩子帶回家,等到孩子媽媽恢復神智的時候再把孩子送回去。』徐主任說,『由於天影的媽媽時常犯病,也搞不清季節,我就在每年換季的時候送去衣服,雖然8歲的天影會做很多家務,可做飯就只會做面條。為了給小天影和小天元補充營養,我經常在家做好飯菜送過去讓孩子吃。』徐主任還告訴記者,她現在最擔心的就是孩子上學的問題,最近她一直在聯系學校,希望今年九月份孩子們能順利入學。

  哈市道外區街工委副書記王坤利告訴記者,他們轄區基本上全是棚戶區,也是流動人口的聚居地。這裡共有9070戶居民,居住著20952人,其中有1088戶是外來務工人員,共4218人,流動人口中學生有735人。這些孩子的命運大部分和丫丫還有天影的遭遇相同,可是為了讓這些孩子能感受到童年的樂趣,他們共有30餘名『愛心媽媽』每天出入在這些孩子家裡,為孩子們隨時提供幫助。同時他們還組織了一些老退休職工,免費為孩子們提供畫室、教孩子們樂器,盡量讓他們和城裡的其他孩子一樣。

責任編輯: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