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八五七農場新型居民住宅小區。 |
東北網7月5日訊題:八五七農場以小城鎮建設為載體 惠民生促發展
記者 顧碩
黑龍江省農墾總局牡丹江分局八五七農場始建於1951年,歷經半個多世紀的開發建設,城鎮化進程已初具規模,承載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功能得到了全面發展。
以小城鎮建設推動住房建設
近年來,農場制定了『以規劃為標准、以擴容為重點』的小城鎮發展思路,確立了『一城六區』的城鎮布局,將距離小城鎮10公裡以內的居民點率先整體搬遷到小城鎮。2009年,農場完成6個居民點940戶居民的整體拆遷任務,場部拆遷近300戶,全場改造危舊房1252戶,小城鎮新增2500人,人口規模達到1.2萬人,農場投資基本建設資金1.02億元,在場部和第八、第九管理區新建節能保溫住宅樓53棟,總面積6.8萬平方米,提供住宅781套。用農場居民的張女士話來說:『我們親眼見證了農場的變化,我們每個小家庭的環境得到了改善。』
2010年,場部地區將重點投入荔園小區、南苑小區二期開發建設和福馨小區(機關大院)開發建設,總面積6.06萬平方米,改造危舊房1132戶,為引導撤並居民點住戶向場部集聚提供條件。
以小城鎮建設完善公共基礎建設
八五七農場始終把完善公共基礎建設作為頭等大事來抓。2009年,完成投資1785萬元,修建水泥公路16.9公裡,改善了農場原1隊、5隊、11隊、18隊的交通狀況。投資80多萬元,起動客運公交化試點工程,方便了職工群眾的生產生活,帶動了城鄉經濟發展。投資800萬元,完成場部新住宅小區供熱管網、上下水、寬帶入戶等工程,並硬化道路3公裡,在各住宅小區安裝太陽能照明燈40餘盞。2010年,農場還計劃完成場部地區道路硬化等一系列工程。
『要想富,先修路,這真是一項惠及百姓的工程。』農場居民面對寬敞的水泥路,豎起了大拇指。
以小城鎮建設帶動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近來來,八五七農場文教衛生事業不斷提昇。城鎮化建設進一步改善了辦學基礎條件。
據了解,農場先後投入1200多萬元,改造了兩幢教學樓,硬化了校園文化廣場,新建了標准化的『六室』。2005年,農場規范幼兒教育,幼兒中心實現了學前三年集中辦學。2007年,農場為子弟校新建一座墾區一流的植物園。硬件設施的提昇,促進了教學質量穩步提高。不斷完善的居民醫療衛生條件,也為患者提供了舒適的環境,如今農場職工醫院佔地面積達6000平方米,醫療保障水平逐漸提高。
農場的群眾文化生活日益豐富,每月至少開展一次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農場中心文化廣場、翠園廣場、老乾部活動中心、文化廣場每天都有夕陽紅演出隊、太極協會等民間組織的秧歌舞、健身操、集體舞等表演項目,大大地豐富和活躍了職工群眾文化生活。
2008年,八五七農場獲得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2009年被農業部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