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視頻截圖
東北網7月8日訊 近日,一段有關哈市道外區沃華水岸小區物業經理的雷人視頻在網上瘋傳——針對居民入戶一年為何看不到保安巡邏的質疑,該物業經理表示:『看不到,那是因為我們的保安都化裝了,你怎麼可能看到。』
這段視頻是某媒體報道該小區物業經理在答復業主質疑時的一段錄像資料。7月1日下午,當沃華水岸的居民得知有記者來了解情況時,一下將記者圍在中間,紛紛訴說對物業公司服務的不滿。業主王女士告訴記者,剛入戶的時候物業就讓每戶必須繳納500元裝修保證金,否則不讓入戶,但是物業公司又拿不出關於此項收費的相關批文,只說是行業慣例。現在入戶已經一年了,裝修保證金還沒有退還,竟然還要將這錢轉成物業費。並且入戶之後纔發現,整個小區亂糟糟的,唯一的一點綠化就是院子中的雜草,現在小區內雜草叢生,根本無人打理,看不出有沒有物業有啥區別。
說到衛生情況,居民張女士氣憤地表示,整個小區連個正規的垃圾箱都沒有,居民起初將垃圾放在門口,但是都放臭了也沒人來收,後來只能將垃圾放在小區院裡,但仍然沒人來清理。最長的一次,是隔了幾個月物業纔派人來,可由於垃圾太多已經堆成了小山,必須用鏟車纔能運出去。另外,小區單元的電子門壞了,物業也不及時修理;小區大門24小時敞開,小區內多次出現盜竊事件;小區內的路面坑坑窪窪,雨天時行走非常不便。『業主沒有享受到相應服務,憑什麼還要業主交費。』
住在9號樓的高先生告訴記者:『當初物業承諾的24小時全天監控、保安巡邏也根本沒有兌現,卻仍然按照全封閉小區的標准對我們進行收費。剛入戶的時候偶爾還能見到身穿制服的保安,但沒幾個月就消失了,從此在小區內再沒見過保安的身影。小區按高標准收取的費用,卻連最低標准的服務都沒有達到,現在物業公司是按每平米7角的標准收取物業費,我問過他們很多次,根據什麼制定的這個價格,是否經過物價部門的批准,但這些關鍵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正面回答。』
在負責沃華水岸小區的天怡物業公司,針對業主的種種不滿,一名工作人員表示,業主對於物業有一些誤解,認為只要涉及到小區的問題都應該是物業公司負責,比如居民反映的道路和綠化等問題,這些都應該是開發商前期建設好的配套設施,然後再由物業來進行維護。但這個小區當初根本就不具備進戶條件,設施很不完善,路面都是黃泥路,可由於許多回遷戶強烈要求進戶,所以只能一邊進戶一邊進行小區後續建設。當時許多管線都沒有修建完成,路面只能鋪了挖、挖了再鋪,時間久了就留下了坑,物業只能對現有設施進行維護,沒有責任新修綠化設施和對道路進行翻修。
該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小區是配有專人進行樓道清掃和垃圾清運的,每天至少兩次進行打掃。小區內的環境衛生不好,是由於居民自己缺乏愛護意識,隨地亂扔垃圾所致。至於單元電子門的損壞,只要是不缺少配件,物業都會及時修理。但小區內損壞的電子門大部分都是租房戶蓄意破壞的,有些人不配鑰匙圖省事,就直接將電子門搞壞。另外小區保安也是24小時進行換班巡邏的,並不是業主所說的看不到保安人影。
當記者問及居民最關心的物業收費標准和裝修抵押金問題時,對方表示,比如24小時監控,物業能提供這種服務,就要收取這項費用。而由於開發商前期建設不到位導致居民享受不到這種服務,就和物業沒關系。至於裝修保證金,今年4月1日起開始對小區的住戶分批進行驗收,至今已驗收完一部分,等全部驗收完成之後合格的會統一返還抵押金,可由於又該繳納下一年的物業費了,一些已驗收的業主主動要求將裝修保證金轉成物業費。至於收費標准和是否經過物價部門的批准,該工作人員表示經理不在,這些問題無法回答。記者隨後在哈爾濱市物價局了解到,物價局並沒有收到關於沃華水岸物業收費的任何申請。
針對現今小區業主與物業公司之間的種種矛盾,相關專家表示,隨著城市開發日益加快和社區化進程的加速,物業管理和業主權益之間的矛盾會日益突出。目前的矛盾主要還是物業管理利益和業主利益之間的衝突問題,而業主是松散的利益群體,相對處於弱勢,繳納了物業服務費的消費者往往得不到相應的服務,得到的卻是物業蠻橫無理的管理。雖然有業委會可以維護廣大業主的利益,但是成立業委會的小區畢竟是少數,而且能成功維護業主利益的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