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片)

東北網7月8日訊 『我在民營醫院相繼工作兩年半,實在乾不下去了。』從省內某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退休後,先後被哈爾濱市三家民營醫院聘請的沈冬玫(化名)教授說,她因無法忍受良心的譴責而從民營醫院辭職了。
看不出『病』
『專家』也沒工資
『可笑、可氣又可怕的事情都讓我碰上了。』沈冬玫說,經人介紹,3年前她應聘到一家民營婦產醫院擔任婦科B超室主任。憑借從醫多年的臨床經驗,她工作盡職盡責一絲不苟。可是到了開工資的時候,主抓行政的院長(也是聘用的)找到了她。經這位院長指點,沈冬玫明白了,醫生在這家醫院工作,收入主要靠提成。誰看的病人多、開出的藥多,誰的工資就高。
這位院長告訴沈冬玫,所有來檢查的患者,必須要看出『病』來,否則像她這樣的『專家』也不能給開支。『因為我是省裡的一位資深的主管領導介紹去的,那月給我開了1000元的底薪,加上微乎其微的提成加起來不到2000元。』沈冬玫說,另一位從哈市某廠職工醫院退下來的醫生居然開了7000多元。開始沈冬玫還感覺奇怪,為什麼很多農村來的患者都願意找那位『專家』看病?後來纔知道,醫院在省內某報紙和某電視臺打出了廣告,那位某廠職工醫院退下來的『專家』就是廣告中重點推介的『權威專家』,而那位『專家』最擅長的就是開藥。
據沈冬玫透露,一些民營醫院把沒病說成有病、小病說成重病可以提高單個病人的醫療費用,因為上民營醫院的病人數量有限,為保證高額利潤,必須做到來一個宰一個,同時可以營造治愈率高的假相,以吸引更多的病人,而由於各個醫生對同一病癥的診斷結果不盡相同,因此病人即便發現上當,也因無法提供有力證據而不得不作罷。
對於醫院這種弄虛作假,強迫醫務人員搞創收的行為,沈冬玫非常憤怒,強忍著乾了半年就和這家民營醫院解約了。
『專家會診』
民營醫院的『撒手?』
剛剛和第一家民營醫院解約,圈內熟人就接連打來電話,向沈冬玫推薦工作。沈冬玫最後選擇到一家規模比較大、開辦時間相對較長的民營醫院做副院長。她的任務就是幫助醫院建立『專家隊伍』。國內的、省內的,長期合作、短期走穴義診均可,開始時,沈冬玫給醫院請來多位在省內很知名的醫療界專家。然而,後來沈冬玫發現,她給醫院請來市級專家,醫院吹成省級的,她請來省級的專家,醫院必然吹成國家級的……
『請外地專家到本地來出診,這實際上已是民營醫院用了幾年的招數。』沈冬玫表示,第一,請來的專家多是有名的教授、知名人士,確實緩解了醫院本身的人纔缺乏問題;第二,『外來和尚會念經』,一些患者總覺得外地專家會帶來什麼稀世良方,爭相前來就診。於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外地專家本地會診』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民營醫院的『撒手?』,是吸引患者的主要辦法,而民營醫院宣傳的專家都是帶有很大水分的。
『砸廣告』
民營醫院的『盈利寶典』
『最初,他們都選擇通過「砸廣告」、擴大宣傳的形式來吸引患者,而大部分民營醫院的廣告都是虛假的。』沈冬玫說,民營醫院在不惜血本『砸廣告』之前,都會招聘一些搞經營策劃的廣告人員對醫院進行包裝。醫院為了不斷制造賣點,專家、教授、先進技術、醫療機構等名詞都成了醫院營銷部門周而復始的包裝、宣傳內容。通常情況下,一個稍具規模的民營醫院一年動輒會拿出幾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做廣告。
沈冬玫介紹說,醫院虛假宣傳具體表現為幾種形式:一是對某些醫生進行誇大宣傳。宣稱某教授是國際權威人士、某醫療領域帶頭人等,實際上,這些醫生主要來自職工醫院的下崗或退休醫生和對自己收入不滿的鄉鎮醫院從業人員。二是虛構醫療機構或組織。沈冬玫稱有些機構,她這個有著近30年從業經驗的老醫生都聞所未聞。『某些醫院宣稱自己屬於中國、中華某醫療管理機構,我對這些機構是否真實存在持懷疑態度』。三是偷換概念。一些以女性生殖健康為主的醫院提出『保宮人流』的概念,並對此進行大肆宣傳、炒作。這讓業內人士忍俊不禁——『試問哪有做人流手術不需要保宮的?』
沈冬玫說,個別醫院還將一些過時、淘汰的醫療技術重新包裝、宣傳,比如哈市某男性主題醫院就曾提出用注射法治療前列腺炎,在國內這是一種被公認對身體有危害的治療方法。但是這項技術在某些民營醫院就可能成為了該醫院某某知名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並且收費昂貴。
『免費體檢』
民營醫院的『招財樹』
民營醫院往往先通過虛假廣告開道,再用『免費體檢』設下圈套,招攬農村患者或低收入人群上門『免費體檢』——『專家』確保所有前來的患者都能查出『病』來。『專家』會很有耐心地幫患者分析病情,並告訴患者,『這種病在大醫院僅一個療程的醫療費就得過萬元』。患者就會不知不覺地掉進他們設計好的圈套。很多患者甚至會央求『專家』在醫院給開點藥治療一下……
『在民營醫院,不要求醫生水平有多高,只看重醫生是否有經營理念』。沈冬玫說,在民營醫院工作過的醫生都有一個明顯的感覺,那就是醫院看重的是醫護人員『能從患者兜裡掏出多少錢』。能吸引來越多的患者,你對醫院纔越有價值。像這樣利用『免費體檢』,昧著良心賺取百姓醫療費的事,如今在民營醫院已經成了公開的秘密。多數醫院都會通過『過度治療』讓患者心甘情願地埋單,這也早成了部分民營醫院慣用的一個盈利模式。
男科、婦科、結石、泌尿等科目的病患具有普遍性,所以這些科目往往成為了某些民營醫院炙手可熱的科目。目前哈爾濱的民營醫院基本上都開設了這些科目,某些民營醫院還把這些科室當成重點科室來經營,而招攬生意的手段幾乎無一例外都是從『免費體檢』開始的。
特色門診
最『賺錢』投訴也最多
由於特色門診治療效果與廣告中所標榜的療效大相徑庭,民營醫院的特色科室投訴不斷、官司不斷,可吃虧的往往都是患者。沈冬玫說,性病應歸皮膚科范疇,但民營醫院常把它歸到泌尿科和婦科裡,在書寫病歷時也不寫明是性病,以逃避有關部門的檢查以及避免產生醫療糾紛時被追責。
2009年春天,一位虎林的女患者來到沈冬玫工作過的一家民營醫院就診,被『專家』告知得了『性病』需要盡快治療。在這位『專家』的指點下,女患者先後在醫院花掉了幾千元的藥費,可病痛並沒有消失。後來,女患者又去省內某大醫院進行了診治,結果被告知就是患了普通的婦科炎癥。當女患者和丈夫回來找『專家』算賬時,『專家』卻笑了:『我沒說你得性病呀。你看看你的病歷是怎麼寫的。』直到這時,患者夫婦纔仔細看了一下『專家』給他們開的病歷,病歷上確實寫的不是性病,而是一種婦科炎癥。最終,女患者也沒有得到什麼合理的賠償……
沈冬玫說:『得了性病,說明你乾了壞事丑事丟人事,怕到公立醫院看到熟人,民營醫院一般都會打著他們最保密最私密的幌子,那你只好相信了,再加上醫生碰的都是私密部位,患者都想快點好。多數患者以為看性病一定很貴,所以醫生開多貴的藥,他們也不會有意見。民營醫院就是抓住了患者這個弱點進行狠宰。』
沈冬玫說,婦科也是一樣,得了婦科病比較難以啟齒,尤其是人流,很多患者都是未婚先孕的年輕人,她們以為結束一條人命要很多錢,所以任醫院宰割;不孕不育的人都是病急亂投醫,那些民營醫院的廣告都很誘人,有的醫院打出了這樣的廣告詞:『孩子哇哇哭的聲音好大啊!』要知道這種廣告對沒有孩子的人太刺激了,大多患者都會任醫院狂宰。
多有『打手』
專門對付糾紛和媒體
『最令人氣憤,也最不能容忍的是,多數民營醫院還專門養了一批「打手」,用來對付發生醫療糾紛後,那些不依不饒的患者家屬和前來采訪的記者。』沈冬玫說,自己最後供職的那家民營醫院在處理醫療糾紛時,慣用的手法就是讓醫政科的兩名科長去解決,這兩個人手下有一群『社會人』,這些『社會人』的任務不是維持醫院的正常治安秩序,而是專門解決醫療糾紛和被記者曝光問題。大多數與醫院發生糾紛的患者家屬經他們『調節』後,就會乖乖地同意醫院的處理決定。
『親眼目睹了這些民營醫院的所作所為,實在無法過自己良心這一關。』沈冬玫表示,目前國家對民營醫療機構的准入門檻過低,相關法律和政策滯後,監管也不健全。一些民營醫院靠虛假廣告和坑蒙拐騙獲取暴利是一種短期行為,無異於殺雞取卵、涸澤而漁。有關部門應該對民營醫院進行嚴管,否則任其發展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我把這些內幕講出來,不是想把哪家醫院或整個行業整垮,恰恰相反,我希望能促進這個行業良性發展,同時也是對部分患者的一個善意提醒。』沈冬玫說。
記者手記
近年來,哈爾濱市的民營醫院如雨後春筍,一家接一家地開。民營醫院為改革中的公立醫院帶來了全新的市場理念和運作方式,推動了醫療衛生事業的整體發展,這是民營醫院向好的一面,但也絕不能忽視其存在的問題。目前民營醫院最重要的是提昇自己的社會責任品牌、依法執業品牌、誠信服務品牌、質量技術品牌和企業形象品牌。只有這樣,民營醫院纔能取得健康持續發展。民營醫院應該盡快形成品牌醫院。但在形成品牌醫院之前,民營醫院必須首先成為名牌醫院,可因為缺少人纔,缺少技術實力,一些民營醫院在品牌醫院的建設道路上步履維艱。期待政府相關主管部門能對其進行正確引導和梳理,讓冰城的民營醫院發揮出更大的醫療服務作用。
同時建議市民要有自我保護意識和基本的醫學常識,避免掉入虛假醫療廣告陷阱,有了病盡量向正規醫療機構的醫生諮詢,不要讓非法民營醫院和虛假廣告有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