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先爭優促發展 非公企業黨旗紅
——我省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
紮實推進創先爭優活動紀實
決定民營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因素是什麼?年創產值7億元、利稅2400萬元的長城建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常幀給出這樣的回答:『從創業至今,長城集團不斷發展壯大,關鍵的因素就是——黨建工作常抓不懈!』
近年來,省委高度重視非公有制企業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工作,早在2008年就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開展了『爭創先進黨組織、爭做優秀共產黨員』活動。目前,全省建立縣、區以上黨委常委黨建工作聯系點1107個、科級黨員領導乾部聯系點4901個。
日益發展壯大的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立足發展,帶頭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實現了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雙豐收。
找准著力點:圍繞企業生產經營開展創先爭優活動
為保證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和黨員創先爭優活動取得實效,省委明確提出非公有制經濟組織要把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快速發展作為創先爭優的著力點。按照省委的部署,各地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圍繞促進企業發展,把創先爭優活動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
黑龍江清河泉生物質能源熱電有限公司開展了『模范爭先賽』、『科學管理智能賽』及保質、保量、保安全、創一流班組的『三保一創』、『黨員一帶一』和『金點子』活動。一熱分廠燃料車間張岩、劉迎喜兩位老黨員,在擴建稻殼倉工作中,帶領車間員工連續奮戰兩天兩夜,從原煤場地下搶挖陳煤2000餘噸,為企業節約資金8萬餘元。
面對全球金融危機的大關口、大挑戰,全省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和黨員帶頭創新技術,排除萬難,加快發展,凸顯了強大組織優勢和無窮的精神力量。
肇源縣文國冷凍食品有限公司黨支部在危機中向業主提出打破家族式管理方式,加快建立產業集群的建議,企業重組了管理層,投資1100多萬元扶持基地養殖戶建造自動化雞捨100棟,為企業擺脫金融危機,實現長遠發展奠定了基礎。
雙鴨山市方達選煤有限公司黨員曲國長帶領公司30多名技術骨乾經過上萬次試驗,自己設計、自行改造了洗煤去水烘乾設備,年均為企業提高效益100多萬元。
據不完全統計,僅今年5、6月份全省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黨員為企業提合理化建議13571條,開展技術革新項目1986個,創造效益5.4億元。2009年,雖受金融危機的嚴重衝擊,全省非公有制經濟仍實現增加值4000億元,同比增長16%,佔全省GDP的比重達到43.9%。
打好優勢牌:讓黨組織和黨員『有為有位』
在非公有制企業中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為黨組織和黨員充分發揮作用搭建了平臺,也為企業黨組織在推進企業健康發展的進程中實現新作為、贏得新地位提供了機遇。
黑龍江萬源糧油食品公司在發展中的重大決策,請黨組織負責人參加討論;公司中層以上的人事任用,請黨組織考核;職工的利益訴求和思想工作,請黨組織獻策,達到了黨組織發揮作用、企業業主滿意、職工群眾擁護的效果。去年,由於大豆產品銷售不暢,雙鴨山市友誼縣豐源合興糧油米業有限公司經營陷入困境,黨支部臨危受命,分析市場、預測形勢、制定預案,由黨員帶領全體員工同舟共濟,使企業走出了發展低谷。
雞西煤礦機械有限公司員工單繼銘動情地說:『作為一名外資企業中的共產黨員,我感到廣大黨員與企業的命運緊密相連,這裡同樣有黨的旗幟,有黨的組織,有黨的溫暖,只要在崗位上踏踏實實地工作,在保證企業合法生產經營中創先爭優,同樣會大有作為!』
激發內動力:變『要我建』為『我要建』
創先爭優活動激發和調動了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和黨員為企業發展出力獻策的積極性,使企業主看到實實在在的效益和成果,使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由上級黨委主導轉變為企業自覺的行為。
『抓黨建就是抓生產經營』、『如果沒有黨組織和黨員這個橋梁和紐帶,就不會有企業蓬勃發展的動力和源泉。』、『企業要發展離不開黨組織,離不開攻堅克難的黨員隊伍,支持黨建工作就是促進企業發展。』一句句發自心底的呼聲已成為越來越多的非公企業的共識。
為了給黨組織和黨員開展活動創造條件,七臺河市坤達煤炭有限責任公司不惜重金,先後拿出134萬元,建起了黨員多功能培訓中心和黨員活動室,購置電教設備和學習教材,選送62名黨員技術骨乾到省內大專院校進修深造。
在企業業主的支持下,三年來全省共新組建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1200餘個,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組建率由56.9%提昇到95.58%。目前,全省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82.3%的有活動場所,73.8%的活動經費有保障。
同時,各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注重把黨員培養成生產經營管理能手,把生產經營管理能手培養成黨員。兩年來,全省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共發展2817名企業業務骨乾黨員,有7702名黨員成為企業業務骨乾或生產經營能手。
『凝心聚力促發展,奪得千峰翠色來』,蓬勃發展的創先爭優活動,如正午陽光照耀著龍江大地,也照亮了非公有制企業發展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