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3日訊 記者昨天從有關部門了解到,哈爾濱市公共租賃住房建設正在積極推進之中。哈爾濱市今年計劃在棚改易地安置項目中集中建設公共租賃住房8萬餘平方米、1600餘套,將有2.5萬平方米、500套年內竣工。與此同時,哈爾濱市計劃在棚改項目中配建4.5萬平方米、共計970套的公共租賃住房。
據介紹,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在今年年初的工作會議上提出,哈爾濱市計劃建設公共租賃住房5萬平方米,解決『夾心層』住房困難問題。據介紹,公共租賃住房不是歸個人所有,而是政府或公共機構所有,用低於市場的價格向城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出租。同時,公共租賃住房還將覆蓋新畢業的大學生,以及一些從外地遷移到城市工作的群體。今年6月,住建部等7部委聯合出臺了《關於加快發展公共租賃房的指導意見》,為加快發展公共租賃房建設事業提供了契機和依據。
據了解,哈爾濱市公共租賃住房建設管理相關規定正在醞釀之中,首批5萬平方米公共租賃住房已選址群力西區,並開始建設。如果按每套公租房60平方米左右的面積計算,到明年底,群力西區可提供公租房將達800多套。
延展新聞
解決『夾心層』困惑
據介紹,哈爾濱市2003年啟動廉租住房保障制度。截至目前,人均住房使用面積10平方米以下申請租賃補貼的低保家庭已實現應保盡保,受益家庭達到了16000戶。從去年起,哈爾濱市廉租住房保障范圍開始由最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向低收入家庭過渡,政策惠及面更加廣泛。隨著棚戶區改造力度不斷加大,在棚戶區居民安置過程中,一些低保和低收入家庭也享受到了廉租住房政策。與此同時,廉租住房實物配租的規模也在不斷加大,已實物配租廉租房達857套,預計年內,哈爾濱市規劃配建廉租住房數量將達到4000套,年底前可提供廉租住房1500套。與此同時,哈爾濱市今年將擴大經濟適用住房保障范圍,對符合條件的家庭給予購買經濟適用住房貨幣補貼,年內,哈爾濱市將發放經濟適用住房貨幣補貼1000戶4000萬元。
而公共租賃住房的推出,將是住房保障制度的創新、補充和完善,使既不符合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申請條件,又無力購買商品房的『兩頭不靠』(即夾心層)人群住房困難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住房保障制度覆蓋面也更廣。
利於穩定房價留住人纔
明年即將大學畢業的朱偉民告訴記者,聽說哈爾濱公共租賃房開工建設的消息後,他格外高興,對於像他這樣剛剛畢業、家庭狀況不是很富裕的大學生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利好。雖然公共租賃房建設要有一個周期,建好之後還要根據相關制度進行資格篩選和輪候,可能不是每一個申請人都能很快住上公租房,但這至少讓大家有了盼頭。而在某企業工作的孫先生告訴記者,公租房制度實施後,讓像他這樣的外來人口也看到了希望。
有關專家表示,公共租賃房是一個新生事物,相關政策如果制定完善落實得當,公租房有可能成為解決城市居住矛盾、留住外來人纔,進而保持城市競爭力的住房保障機制。公共租賃房這一面向『夾心層』的『中國式公屋』從無到有、積少成多,會把『夾心層』人群吸引過去,有利於引導更多人轉變住房觀念,商品房市場上的需求也會被『分流』,從而有利於穩定房價,將對住房保障乃至整個樓市帶來深遠影響。
應健全准入和退出機制
公共租賃住房讓很多市民有了太多的期盼,但面對經濟適用房豪華裝修、隨意轉租轉賣等不和諧音符,一些人也對即將出現的公共租賃房產生了一絲擔心。為此,全國公共租賃住房工作會議明確要求,發展公共租賃住房,要健全准入退出機制,加強監督管理,把這一重要民生工程建成陽光工程。
據了解,在公共租賃住房工作起步較早的重慶市,當地有關部門對公共租賃房的准入門檻和退出機制進行了充分考慮和嚴格設計。根據公租房管理暫行辦法,公租房租住以5年為期限,租住者購買改善住房後,可以退出公租房;業主住滿5年後,可以成本價+銀行利息購買自住,購房時可選擇一次性付款和分期付款。公租房不得上市交易,購買人需要轉讓的,由政府回購,回購價格為原銷售價格加同期銀行活期存款利息,不會隨著房價的上漲而上漲。另外,當地還設計了懲罰性的強制退出機制。對於提供虛假信息騙取公租房租住,擅自轉租、轉售、出借和抵押公租房,改變其住房結構或使用性質,空置房屋或欠交房租6個月以上,以及違反租賃合同,承租人或購買人所佔有的公租房都被強制收回,其行為也會被記入個人信用檔案,5年內不得申請公租房。
新聞鏈接
七成網友考慮公租房
近一段時間,公共租賃房成為人們關注和議論的焦點,一項針對公共租賃住房的網絡調查顯示,有72.05%的網友表示會考慮公租房,27.07%的網友則認為應該根據具體政策再看情況,只有不到1%的人不會考慮,由此看來網友對公租房需求非常旺盛。可見,多數人還是希望公租房能夠以低價位解決低收入群體的住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