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房內『山寨報紙』隨意散發
9日上午,省內一家醫院門診入口處,1名男子與2名女子分別發放著幾種不同名稱的報紙,他們各自掛著背包在候診者中往返穿梭,迅速地將報紙塞給病人後走開。這些報紙上赫然印著『健康時報』、『新藥醫訊』、『中國新藥報』等字樣,排版整齊規范,猛一看,很像正規報紙。但仔細一看,上面並無刊號和出版單位,內容都是醫療、藥品廣告信息。
同日,哈市道裡區一家醫院病房內,一名年約20歲的小伙子也正在『地毯式』逐一病房派發這種『山寨』報紙。小伙子進門時一言不發,把報紙扔在病床上轉身就走。半個小時後,又一名陌生中年女子走入病房也是如此。當記者表示對報紙上的內容存在疑問時,該女子講,『放心吧,我們的藥品都上報紙啦,已經治愈很多癌癥患者。我們有專家可以為您詳細介紹,他們可都是從北京退休下來的老專家。』
『山寨報紙』只為賣藥
記者發現,這些報紙無論報頭和欄目設計,還是排版行文上,都在模仿正規報紙。仔細觀察不難看出,這些報紙不僅沒有正規刊號,整張報上也找不出正規的辦報地址和相關電話。而內容主要集中在抗擊惡性腫瘤方面,幾乎佔了三分之二篇幅,其次是肝病、皮膚病以及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
以一份名為《現代醫藥報》的報紙為例,頭版文章大標題為『生物治腫瘤走向世界』,文中稱一種名為『生命金春腸溶膠囊』的藥物是『國藥精品』,能『強效殺滅癌細胞』。在文中同時指出,這種藥物『經中國醫科院腫瘤醫院、白求恩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院等權威機構的實驗表明,該藥的總有效率達96%以上。』而在文章的下方則有曾患肺癌患者的『現身說法』。
『這種報紙到處都有啊!尤其在腫瘤科,每次去醫院都能拿回一沓。』家住哈市南崗區的王先生是一名有著5年腫瘤病史的『老病號』,常年奔走於各大醫院看病。說著,他拿出了前幾天去別的醫院收到的兩份報紙。他講,『我不相信這些,別看報紙上說得神乎其神的,每次我也只是看看而已。』然而,記者發現,並不是所有患者跟王先生的想法一致。記者在哈市各醫院等隨機采訪了10位候診患者。其中5名患者表示『願意試一試』,僅有2人表示『完全不相信』,其餘3人則『將信將疑』。他們大多覺得既可以試著吃藥,又要繼續接受醫院治療。從黑河到哈爾濱看病的劉女士被診斷為乳腺癌早期,她在丈夫的陪伴下來到哈爾濱求醫。『專家號不好掛啊!』劉女士的丈夫說,『這兩天我們看了這報紙上介紹的一種藥,說效果很好。我們打算今天再掛不上號,就去買些藥拿回家呢,也算沒白來哈爾濱一趟!』
『報紙』紛飛誰來管
『作為醫生,我是堅決反對這種假報紙的!』省內一家醫院的王醫生看到記者拿來的假報紙怒斥:『這種報紙多半宣傳的是假藥,一來騙錢,二來會延誤病情。作為醫生,我有責任告訴患者不要輕信,但這光靠醫生的努力還不夠。』據該院保衛科的工作人員介紹,由於在醫院內散發報紙的人光從外貌很難與普通患者或探病者區分,因此,管理上存在難度。醫院發現有人發廣告,只能把人趕走。但醫院不是執法部門,不能對其處罰。
省新聞出版局反非法物出版處的工作人員介紹,如這些報紙上標有刊號,則屬於他們的管轄范圍,但這些印刷品雖是報紙,但從內容上講應屬於廣告,且沒有刊號,所以應由工商部門管理;省工商局工作人員介紹,由於這些藥品廣告發布單位多在省外,我省工商部門難以從源頭上實施監管。
哈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相關負責人提醒患者,這些『山寨報紙』宣傳的究竟是否是正規藥,可從其包裝和說明書上看有無『國藥准字』字樣及相關編號來判定。市民可登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的數據庫,查詢藥品的廣告批文內容,若廣告超出了審批內容,也是違法廣告,不要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