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華小區:雜物亂堆,物業不管
近日,哈爾濱市道外區黎華小區居民反映,小區內常年堆放廢品雜物、裝修材料,嚴重影響小區環境。而且,堆放的廢品多為易燃品,曾多次引發火災。而最近一次失火,就發生在上個月。
11日15時許,記者來到了黎華小區。據小區居民介紹,黎華小區共有48棟樓,分為A、B、C三個區。記者來到上個月發生火災的A8棟二單元樓下,發現樓的一側牆面有明顯被大火燒過的痕跡;被燒毀的電線,新近更換過;樓底處,還有尚未完全清理的燒焦殘留物;而旁邊,又堆上了一批新雜物。居民稱,10日下午火災現場被清理後,11日就又有人往那裡堆放雜物了。
一位正在樓下打牌的居民告訴記者,這些雜物是小區內一個低保戶撿來准備賣錢的廢品,『物業也不管,誰也管不了她。』居民說,『這個小區著五次火了,還是堆著這些雜物。』
隨後,記者找到了黎華小區的物業。一位姓孟的值班人員稱,物業休息,負責人不在。記者向他詢問物業的工作電話,他卻說:『你也不用要,要了你也管不了……』最終沒有把電話號碼告訴記者。
12日13時左右,記者又一次來到黎華小區的物業。在靠近門的一間屋子裡,有幾個正在休息的工人;裡面的屋子裡,一桌人正在打牌。記者詢問打牌的人『誰是負責人』,其中一名女同志說:『啥事啊,你們乾什麼的?』記者表明身份、說明來意後,一名中年男子放下手中的牌,接受了記者的采訪。這位姓侯的男子稱,他是黎華小區的物業負責人。『黎華小區是開放式小區,堆放廢品雜物不歸物業管,應該歸街道辦管。物業沒有執法權,只負責維修下水道、打掃衛生之類的事情。』他說。
14時許,記者撥通了黎華街道辦的電話,工作人員對記者說:『這個你得找城管,我把城管辦的電話給你……』但是,截至記者發稿前,黎華街道辦所給的城管辦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泰山家園:居民擔心『被輻射』
7月10日,記者來到珠江路225號的泰山家園。一進入院內,便看到居民樓之間的花壇中,矗立著幾根管線,半掩在土中,破壞了草坪。平整的水泥路面被割開了一道溝,旁邊堆著一些殘土和碎石。
一位居民告訴記者,小區內手機信號不好,移動公司要在花壇中建『信號增強器』。居民們大都不贊成,因為離住房太近,擔心有輻射,會影響個人健康。可是,物業卻不管。
『現在,物業不辦公,辦公室成了住房,都住上人家了』、『房子漏雨,都長毛了,物業也不管,讓直接去找開發商』、『老年人沒活動場所,連個活動室都沒有』、『晚上這裡就成了停車場,小區外的車輛也來這裡停車』。居民們七嘴八舌。
據了解,泰山家園小區是哈爾濱市第一批經濟適用房,物業已經換過幾批,現在是第四批。
隨後,記者到物業了解情況。負責人張經理對記者說:『這個信號增強器,每棟樓之間的花壇中都要立兩個,每個約兩米高。移動公司是經過物業同意後纔開始修建的,居民中有贊成和反對的,贊成的一般都是小區內的經營者,不贊同的則是一些老年人,形成了兩個對立方。而我們物業,並不想參與其中。』
先鋒小區:垃圾沒人清,居民拒交物業費
7月10日,家住南崗區馬端街先鋒二區段的居民向本報反映,小區居民隨處亂丟垃圾,而物業清理不及時、不徹底。
7月11日中午,記者來到先鋒小區二區段,走進標有『先鋒物業』四個大字的小區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堆裝修廢料,堆在大門旁的一個樓根處。
走進小區,散落的垃圾和野生的雜草隨處可見,很多果皮箱都被裝得滿滿的。在一處臭氣熏天的垃圾堆旁,一塊『禁止隨處亂扔垃圾』標識牌格外醒目。
一位正在花壇旁拔雜草的居民韓先生告訴記者:『我就住在這個小區。每天,小區的清潔員都會把各家門口的垃圾收走;小區內的垃圾,也會幾天清理一次。但都是表面功夫,清理得並不徹底。』
先鋒小區二區段物業站站長袁女士告訴記者:『亂扔在樹下的垃圾,天天清理、天天都有。部分居民的確素質不高。』她說:『我們只能規勸,卻不能執法。』而小區內雜草叢生的現象,袁女士說:『我們接手得比較晚,當時已經這樣了。我們現在主要負責修繕工作和一些垃圾清理工作。而且,老百姓在小區種草種花,也是造成這種現象的一個原因。』
袁女士表示,先鋒小區的物業費比較低,每個月只有0.275元/平米。這部分費用,只能艱難維持,物業人員的工資都得壓著開,何況還要僱用保潔員。『本來,衛生費應該另行收取。但我們的衛生支出,是從物業費裡扣出來的。而我們是房地局下屬的正規物業,又不能輕易改變物業費。』
據袁女士介紹,目前,因為環境比較髒亂,先鋒小區的物業費上繳率只有80%左右。
紅星廣場社區:車庫變成『民房』
12日16時許,記者來到了紅星廣場社區,在居民的引導下進入院內,發現並不寬敞的院內停了多輛轎車。不遠處有一排車庫,最右邊一間已被改裝成『民房』,傳來斷斷續續的狗叫聲。
這間『民房』,外表是一層金屬外皮,外圍用鐵絲網圈出了一片『庭院』,屋檐上掛著幾件晾曬的衣服,地上是拖布掃把等日用物品。屋旁,是一個用鐵皮搭建的狗窩。『院』內,有一個公共長椅,上面擺滿了花盆和日用品等雜物。
『去年蓋的,今年又翻修了,電和水是後接過來的。』居民們告訴記者,『他家的狗白天晚上總叫,聲音特別大,我們都不敢開窗。』『擾民!前些天,執法大隊來過,讓他們立即拆除,可到現在也沒動靜。』『物業說管不了,來回推卸責任。』
物業工程房產公司負責人武先生告訴記者:『我們接手之前,這間「房」已經有了。我們派人去過,讓他拆掉。可是,我們沒有執法權,如果是正在建,我們還可以阻止;現在,真是無能為力了。』
運華小區:四年沒通上煤氣
運華小區居民曾多次反映,小區內存在一些問題,居民們一直都很不滿。11日13時許,記者再次來到運華小區,發現小區303棟樓下的泥土地面裸露著,上面擺放著下雨時居民自行搭建的通行用的木板。『電梯也經常壞,老是維修,跟沒電梯一樣。』居民陳先生告訴記者。
在3樓和5樓,消防栓裡沒有任何消防器材。居民說,『就是因為地面裸露、沒有消防栓和煤氣管道未通氣,303棟的居民從2006年入住到現在,一直還沒拿到房產證,感覺很不放心。』
小區廣場上,一個全封閉的亭子內,堆滿了各種顏色的垃圾箱和建築材料。『這裡本是給居民打麻將、下圍棋的休閑場所,結果成了這樣。』居民忿忿地說。
據居民介紹,小區的規劃綠地,現在已經改為停車位;他們交了多年煤氣費,但煤氣管道剛修好,至今還沒有通氣。
12日15時左右,記者又來到運華小區,門口的保安告訴記者:『物業與開發商是一家。但是居民反映的小區建設問題,是開發商應該解決的,不歸我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