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哈拉海農場打造『齊齊哈爾後花園』建設旅游文化城鎮
2010-07-18 08:18:48 來源:東北網  作者:邵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18日訊題:哈拉海農場打造『齊齊哈爾後花園』建設旅游文化城鎮

  記者 邵奇

  穿行於哈拉海農場,迎面而來的是一幅幅絢麗多彩的畫面:城鎮建設布局科學、人居小區整潔優美、文化廣場靚麗和諧、商業網點生意興隆……生態花園城鎮建設正以迅猛發展之勢快速崛起。

  始建於1956年的哈拉海軍馬場,現有土地44萬畝、耕地16.1萬畝、人口3800人。哈拉海是達斡爾語,意為『黑色』的意思,足見這片土地的肥沃。軍馬場建場的初衷,是為了給部隊養育軍馬。它坐落在哈拉海濕地旁,水草豐美,適於牧業。但建場後纔發現這裡洪澇災害頻繁,是天然的泄洪區。幾經治理,這裡旱能灌、澇能排的局面纔初步形成。

  哈拉海農場地處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的松嫩平原,位於丹頂鶴的故鄉齊齊哈爾市北郊,距市區40公裡,南鄰梅裡斯達斡爾族區。這裡草本植物分為236種,脊椎動物339種,鳥類中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7種,省級重點保護鳥類50種。因哈拉海濕地棲息著世界珍禽丹頂鶴,故又有『第二紮龍』的美譽,越來越被專家、學者所關注,又被越來越多的旅游觀光者看好。

  哈拉海農場借助『哈拉海濕地』資源優勢,加快旅游業發展。他們聘請專家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分區治理,進一步退耕還濕、退耕還林,優化濕地生態環境。

  農場把濕地保護區建設作為城鎮化建設延伸點。經過幾年的努力,場內濕地保護區面積由1.23萬公頃擴增到1.66萬公頃,濕地生態系統及珍稀瀕危物種得到有效保護。目前,佔地面積30公頃的科技園區初具規模,全長15公裡直通濕地景區的綠色風景線觀光旅游線路正在緊張施工。

  農場的小城鎮建設緊緊圍繞發展旅游產業,打造『齊齊哈爾後花園』這一主題,建立旅游開發區,打造新型度假村,實現讓城裡人來這裡過『候鳥生活』,讓國內大中城市的人們坐飛機到齊齊哈爾來哈拉海旅游的目標。2009年,農場濕地旅游就接待游客1000多人,今年力爭突破3000人。

  2009年,農場開發職工住宅4.28萬平方米,建設廉租房47棟,超過以往50年建築面積總和,使386戶居民住上了樓房。今年新建樓房4.02萬平方米,安置688戶居民。

  農場確定了『12345』的旅游業發展框架:即以場部為中心;以草原濕地游和綠色生態游為2個窗口;風景區大門、草原濕地觀光游風景區、公園風景區3個旅游景點;到濕地管理站、小分隊管理站、至三隊的綠色生態游、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二日游線路4條骨乾旅游線路;開發玉米苞手工編制、蘆葦裝飾工藝品、本地無公害水稻、葵花和雜豆進行精細加工後,制成精致小袋禮品包的5類特色旅游商品。采取『農場主導、社會投入、市場運作』辦法,吸引民間投資和外來資金開發濕地旅游項目,加強與省內大中城市、周邊城市的互動合作,促進旅游精品線路對接。

  在不久的將來,水上漂流、草上漂流,『趕著爬犁草上行』的特色旅游,將展現在人們面前,原始又現代的旅游農場田園生活,會讓人們體會到人與大自然的別樣親近。

  到2009年底,該場實現生產總值9696萬元,比上年增長15%,實現利潤106萬元,家庭農場實現利潤4631萬元,人均純收入12380元,同比增長17.7%。

  一張張秀美詩篇,勾勒出哈拉海美好的明天;一幅幅宏偉藍圖,描繪出哈拉海憧憬的未來。哈拉海正以她獨特的風姿展現在世人面前,不久的將來,我們將看到一個嶄新的充滿活力的哈拉海!

責任編輯:路雲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