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哈爾濱
搜 索
哈爾濱市:做強地下管網 增強冰城『體質』
2010-07-18 11:23:32 來源:生活報  作者:孫殿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新聞網訊

  ●通信線纜由一家單位建設,節省地下空間近50%,開挖次數減少九成 ●實現雨水、污水分管排放

  核心提示:

  17日在哈舉行的『2010中國市長論壇』上,地下管網等設施的建設成為會議的焦點問題。哈市同樣面臨著地下管網錯綜復雜的問題,並直接導致了道路重復開挖、雨後積水嚴重的癥狀,成為多年來制約哈市城市發展的頑疾。在今年的城市道路改造中,哈市首次對地下管線建設實施統籌管理。而未來哈市的地下管網格局更將以新貌示人。

  哈市地下管線亂如麻

  隨著城市發展,地下管線日趨繁復,由於各種管線的埋設深度不一,容易造成衝突,城市道路經常受到破壞。再加上各管線產權單位缺少統一的協調管理,往往出現今天你挖完路回填上,明天他又挖開了,路面反復開挖造成道路阻斷、交通阻塞。

  采訪中,省政府區域路網改造指揮部負責地下管線遷移工作的指揮人員仲維超告訴記者,哈爾濱地下管線盤根錯節,遷移工作非常困難。他們在施工中發現,許多管線還是建國前的,再加上供水、排水、燃氣、供熱、各種光纜和電纜……真是千頭萬緒。而且這些管線埋設深淺不一、縱橫交錯,即便拿著管線設計線路圖,但往往有很多管線不知道它能走到哪兒。有一次,施工人員挖開一個12米長的路面,裡面就有14道障礙,管線多得讓人頭疼。幾乎每十幾平方米的地下,就有十根左右的管線,各種管線重疊交錯、雜亂無章地爭搶著城市有限的地下空間,給施工帶來不小的難度。

  全過程統籌管理治『頑疾』

  方案一:統籌管理

  針對哈市地下管網的現狀,哈市已經下定決心對地下管線建設工程實施全過程的統籌管理。

  哈市建委的相關人員表示,哈市首次啟動地下管線統籌管理,這是城市建設發展的一個大課題。首先由各管線產權單位依據行業專項發展規劃制定本年度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管線建設計劃,並經行業主管部門審定後,每年定期向統籌部門報送本單位下年度管線建設計劃。再由統籌部門依據編制原則匯總形成年度計劃草案,並組織召開由規劃、房產、財政、交通、城管、交管、水務等部門參加的城市地下管網年度建設計劃會議審定,審定後下發執行。

  方案二:法規支橕

  以往管線建設也是有法規依據,但各部門對它都有一定的制約和影響,也一定程度制約管網統籌的成效。因此,實施地下管線建設工程統籌管理,需要相應的法規支橕。目前,哈市已經起草了一部相關規定,規定圍繞地下管線建設工程統籌管理所涉及的綜合計劃排定、施工許可審批、工程質量安全、現場文明施工、工程檔案整理、信息平臺使用和違法違規處罰等方面內容,明確了綜合組織推進地下管線建設工程的基本原則、運作程序、實施辦法和各方責任。以法律法規為基礎規范並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管理體制,約定各管理方的權利、義務和責任,約束各方的行為。

  方案三:信息共享

  目前,地下管線存在大量隱蔽信息,對大量隱蔽信息的掌握准確程度,決定整個城市地下管網和城市建設的文明程度。管線斷裂、爆管、挖斷管線這些情況是一種野蠻建設行為的體現。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張,各種地下管線配套設施的種類和規模也不斷增多,原有的管線信息錄入方式和檔案管理方法已無法滿足當前地下管線管理的要求。地下管線檔案缺失、管線實際建設位置與信息錄入位置不符、檔案錄入格式不統一等等原因,導致哈市地下管線信息不准,挖斷事故頻發。目前,哈市迫切需要建立現代化的地下管線地理信息平臺,形成一套內容准確完整、更新維護及時、共享交換便捷的地下管線信息系統,實現地下管線信息的『統一、通用、標准、共享』。這也將成為保障地下管線安全運行的『問診平臺』,如遇突發事故應急搶險、管線開挖建設等情況都可以准確調出所需地區地下管線的信息。

  哈市還提出了將地下管線納入到工程建設管理當中,實行地下管線施工許可制度和綜合總平面圖審批制度。

  實現雨水污水分管排放

  記者從哈市建委獲悉,在今年的道路改造工程中,哈市已經啟動實施了纜線管溝建設,這對城市地下空間分層布局、集約管理有利,杜絕了各管線業主單位自行鋪設中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隨意性,可實現地下資源的有效利用。從根本上杜絕隨意挖掘路面、鋪設管線的問題,還可以破解因地下管線施工導致『拉鎖馬路』出現的難題,並可大大降低路面的維護保養費用、增強路面的耐久性。

  同時,記者獲悉,未來哈市新建道路地下通信線纜全部實施同溝敷設,由一家建設單位統一實施,容納十餘家產權單位20餘條通信、信號電纜、光纜,將節省地下空間近50%,將開挖次數減少九成;通過分片區改造,在有條件的排水匯水區內全部實現雨污分流,將雨水、污水分管排放,一方面合理利用雨水資源,減輕污水廠處理壓力,另一方面杜絕污水倒灌,減少二次污染。總之,未來哈市將形成通信線纜集約化、架空線纜地下化、排水管網分流化、老舊管網現代化的新型地下管網格局。

責任編輯: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