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五常將成立大米監測管理辦公室 對大米實行常年監管
2010-07-19 14:07:52 來源:東北網  作者:印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19日訊(記者 印蕾)記者今天從五常市政府了解到,五常市政府近期將制定出臺五常大米品牌保護、產業發展實施方案,並成立大米監測管理辦公室,對五常大米實行常年監管。

  陝西西安市大規模制售假冒五常大米事件被媒體曝光後,給五常大米產業和市場銷售帶來不小衝擊。五常市委市政府對此高度重視,迅速對全市稻米生產加工企業展開清查行動並實行產地登記制度。有關部門立即對全市的稻米企業開展全面檢查。質監部門對五常境內的原料、生產加工及通過五常進入市場的企業進行了全面檢查,截至目前尚未發現有制假、售假行為。被曝光的6家企業已經被查封,樣品正在送檢過程中。工商部門已經對6家涉嫌企業的3個直銷店限期責令整改,封存了4332個不同包裝袋,並勒令商品封存,機器停產。經檢查迄今沒有發現市場上有假冒偽劣五常大米。一經查實企業有類似問題,將按照有關法律依法取締或打擊,切實維護消費者權益。

  此外,著眼於保護五常大米品牌,五常市還將加強水稻良種培育,確保原產地產出優質精品米;引進龍頭企業,進一步規范整合稻米生產加工企業,打造統一品牌;加強生產流通領域監管,嚴把原料關、生產流通關和出口關,除保證產出優質五常大米,工商、質檢部門還要入廠監測,確保生產環節不出現問題。同時確定五常大米原產地標識、標准、准入條件,五常境內銷售出去的大米全部要通過稻米檢測中心檢測,確保讓消費者吃上放心米,保護稻農的切身利益。

  五常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五常大米,頭頂『中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農產品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中國名牌產品』三項桂冠,內在品質和品牌美譽度不容置疑。現在五常大米的種植面積在180萬畝左右,其中稻花香品種有120萬畝。年產量約100萬噸。目前主要在國內銷售,少量通過中糧集團出口韓國。全市稻米加工企業約有200多家,經工商年檢的規模以上企業有166家,個體工商戶44家,其中有12家沒有參加年檢。五常市目前有農村人口80萬人,其中60萬人在從事水稻種植,水稻是當地農民增收、政府增稅的重要來源。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