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0日訊 日前,在哈爾濱市漁業人工增殖放流儀式上,200萬尾野鯉、鯽魚、鰱魚、?魚、夏花魚苗從松花江北岸濕地游向松花江。據了解,自1991年首次開展向松花江大批投放人工魚苗以來,哈爾濱市已連續19年開展這項活動,累計投放各類魚苗超一億尾,對保護松花江自然水域漁業資源、維護水生動物生態平衡起到了積極作用。
據市農業局漁政處工作人員介紹,上世紀90年代以來,松花江漁類資源衰退,魚類品種逐年減少。為有效恢復漁類資源,哈爾濱市自1991年起開展自然水域放流人工培育的魚苗活動,19年來年均放養500萬尾。向自然水域放流人工培育的魚苗是有效恢復漁類資源的一項措施,可以向社會宣傳保護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增殖資源為子孫後代著想的決心和努力。
據了解,在政府部門帶動下,哈爾濱市人工放流已經從以往單純的政府行為發展為政府、管理部門、企業和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生態環境和漁業資源保護大型社會公益活動,為保護全市自然水域的漁業資源起到了重要作用。為保證人工增殖放流魚苗的成活率,今年哈爾濱市漁政部門在魚苗規格、魚種篩選、放流地選擇等環節做了大量細致嚴密的工作,今年人工增殖放流魚苗的成活率比往年將提高15%以上。
責任編輯:隋洪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