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坊區園丁新區的廢品收購站。蔣婧姝/攝
日前,哈爾濱市發布了《哈爾濱市關於全面清理整頓廢品收購站(點)的通告》,全市范圍內所有無經營執照的廢品收購站(點)一律取締;政務通道、旅游通道、商務通道、主乾街路、重點區域可視范圍內和居民居住區內有經營執照的廢品收購站(點)一律限期遷出,並定為禁設區域;其他區域有經營執照的自行整改,整改後達到規范的予以保留,未達標的予以取締。
針對此政策,記者7月16日走訪了香坊區和道裡區部分街路和小區,發現有些區域已經被查禁乾淨。但是,也有一些區域的廢品收購站,只是把大秤放到屋內不再當街擺放,廢品收購站仍在正常經營。
『禁廢』大快人心
道裡區電塔小區居民王雙:我們小區附近原來有個又髒又亂的回收站,去年攪得一些居民家裡老鼠亂竄。現在,政府把它取締了,真是大快人心!小區內乾淨多了,也沒那麼多蚊蟲了。很感謝政府,這舉措深入民心。
香坊區金地小區居民王先生:剛在網上看到這則政府通告時,特別高興。我們小區旁有好幾個廢品收購站,臭味大、堵路、衛生差,讓我們這些小區居民苦不堪言。現在,政府終於出臺了相關政策,真是為老百姓著想啊。就是不知道,這個限期是多長時間。目前,我家附近這些回收站好像沒什麼影響,還在經營,看不出有撤走的跡象。什麼時候這股查禁風能吹到我們小區啊?
『禁廢』喜懮參半
道裡區尚志街居民張先生:在道裡區西十五道街有一家收購站,經營很長時間了。這次,政府能把這個『隱患』遷出去,可見是下了大力度。其實,遷出去也好,來哈爾濱旅游的游客那麼多,廢品回收站挺影響市容的。
但是,真把廢品站遷走了,家裡堆的廢品又不知道怎麼處理了,感覺不太方便。
退休老乾部劉先生:看新聞時,知道了小區裡的廢品收購站要遷走了。其實,廢品站應該清理,弄得街道周圍又髒又亂。
不過,像我們老一輩的人,都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過來的,很多習慣改不過來了。那些沒用的紙盒、易拉罐什麼的,就想賣點兒錢。現在,這些廢品站都被遷走了,這些東西都沒地賣了。我歲數也大了,沒那體力拿太多東西去較遠的地方賣,有點不太方便。
市民觀望綠色回收亭
道裡區西十五道街居民張新闞:聽說哈爾濱將在5年內建立綠色回收亭,方便群眾又避免髒亂,這很好。可是,這要等幾年的時間,到時候沒准這些廢品站又回來了呢。時間跨度這麼大,眼前這些問題怎麼辦?理念是好的,實行起來可能會比較困難。
香坊區動源二道街離退休老乾部田女士:建立綠色回收亭,我認為比較符合環境保護理念。政府的想法很好,我們百姓也支持。但要想讓綠色回收亭徹底取代廢品回收站,還需政府分析廢品站存在的客觀因素,找到行之有效的辦法,需要做好長期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