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牡丹江7月22日訊 告別了持續近一周的高溫天氣,從7月20日起,我市終於迎來了入汛以來的第一場系統降雨。7月21日,記者從市防汛抗旱指揮部了解到,連日來的降雨使局部地區遭遇到內澇,但尚未造成大范圍洪澇災害。
受高空冷空氣和西南低壓的影響,7月20日早8時至7月21日早8時,我市普降小到中雨,局部地區達到暴雨量級;在牡丹江水文局67個自動雨量監測站中,牡丹江市區、海林海源、穆棱三興等9個雨量站的降雨量超過大雨量級,其中海林海源雨量站共降雨55.8毫米,達到了暴雨量級。
據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專家介紹,作為今年入汛以來的第一場系統降雨,由於歷時較長、強度不大、雨量分布不均,截至7月21日早8時,我市除局部低窪地段出現內澇外,牡丹江、穆棱河、綏芬河、海浪河、烏斯渾河等流域的水位與前一日基本持平,尚未造成大范圍洪澇災害。此次連續降水對全市大田作物是利好,上周,全市有153萬畝耕地出現了旱情,其中尤以穆棱市居多,達到了105萬畝,林口、海林等縣(市)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旱情,但此次降雨過後全市的旱情基本得以解除。
專家表示,目前,我市已經進入到主汛期,今後一段時間我市的降雨將以系統降雨為主,強度不大、歷時長,但各地、各相關部門仍應進一步提高警惕,密切關注雨水情變化、落實各項防汛措施,嚴防可能出現的不均勻降雨對群眾生產生活造成影響。
責任編輯: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