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黑龍江省逾三成未成年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
2010-07-25 09:20:2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車輪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新聞網訊 7月6日,我省為解決未成年人心理問題與成長期困惑提供免費服務的首個諮詢熱線——哈爾濱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務熱線開通。開通之後,熱線可謂『炙手可熱』,這是所有參與者未曾料想到的。作為心理服務熱線承辦單位的省心理諮詢師協會的工作人員,心中一喜一懮:喜的是熱線受到歡迎,能為未成年人解決一些問題;懮的是,現在青少年的心理問題應引起社會的關注。2009年數據顯示,我省有34.2%的青少年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家庭、學校的教育正面臨一定的考驗。

  家長教育潛在問題凸顯

  省心理諮詢師協會常務會長朱廣雨談到熱線時,連說了三個『沒想到』,第一個『沒想到』是,熱線剛剛開通就這樣受歡迎,平均每天能接到30多個諮詢電話;第二個『沒想到』是,本以為家長諮詢的大多是孩子學習的問題,然而總結近日的登記記錄,會發現熱線中諮詢親子關系和青少年性心理方面的問題居多,特別是親子關系的比例竟然佔據了60%~70%;第三個『沒想到』是,在接通諮詢熱線過程中,諮詢老師發現家長教育孩子的『潛在問題』日趨嚴重。

  『多數家長並不認為自身有問題。』朱廣雨頗有感觸地說,『這也是為什麼親子關系在諮詢中佔據比例大的原因之一。』從目前諮詢電話來看,朱廣雨認為大多數的問題是由於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不得當引起的。接熱線的王老師也反映了這一問題,她說剛剛接了這樣一個熱線,一位18歲的鶴崗男孩離家出走了,母親打來電話諮詢。王老師說:『這完全就是由於家庭教育簡單粗暴導致的。』母親對孩子的教育不是打就是罵,但這位母親卻從未覺得自己管教孩子的方式有問題。『現在這個孩子是誰的話都不聽,要自己出去打工,就是不能在家待著。』王老師告訴記者:『這種心理是青少年處在「心理反抗期」比較常見的問題,並不是打罵、硬生生地將孩子拉回學校就能解決的。』

  還有一個現象也在熱線諮詢中反饋出來,有的家長教育孩子出現了『誤區』。王老師曾分別接到兩個4歲孩子的家長打來的電話,諮詢的問題竟然是孩子不聽父母的話,不願意學習,總是想著玩。『4歲的孩子想玩是很正常的表現,根本不涉及心理問題。這是家長的教育觀出現了「誤區」。』朱廣雨說。

  『團體心理訓練』應對成長危機

  16歲~17歲被心理專家稱為未成年人的『多事之秋』,是青少年成長的關鍵時期,他們開始關注外界,比較希望融入和適應外界環境,對異性敏感,性意識開始建立,同時他們有了自我獨立的要求,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和自我意識等方面都出現了萌芽狀態的問題。學校的心理教育在這時候會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哈爾濱市第一中學從高一就開設了心理健康課,並針對所有學生建立了心理健康檔案。高二學年則以心理主題班會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高三學年開展大型的團體心理訓練,幫助學生走出高考昇學的壓力。該校心理教師孫秀莉說:『高三剛開始時、分班後、每學期開學後、模考後,高考前期,這些都是我們重點關注的學生心理發展和變化的時期。在這些環節上,我們要求教師一定要關注學生的表現和變化,重點捕捉異常的心理現象,有針對性的開展大型的團體心理訓練。』

  針對學生經常出現的容易失落、抗挫力差、高傲自大、爭強好勝、嫉妒心強、感情脆弱甚至自我封閉等問題,哈一中將團體訓練分成了九大板塊,環境適應、同舟共濟、交往天地、天生我材、探尋自我、意志責任、壓力釋放、快樂無敵和潛力無限。孫秀莉拿出了學生在接受完團體訓練後寫的小感悟:『在參與中體會到信任是友情的基礎,一切事情皆有可能,只要你肯相信。』……正如孫秀莉所言,『開展團體心理訓練,為的就是讓學生們感到快樂,應對成長危機。』

  專家呼吁建立『家長課堂』

  采訪過程中,無論是熱線諮詢,還是學校的心理老師,都提到了家長的教育方式問題。哈爾濱市建國心理諮詢中心主任李強說,到社區來諮詢的,90%是孩子跟家長的溝通問題,家長的一些行為,諸如調孩子的手機話單、看孩子的手機短信、偷看孩子的日記等等,引致孩子的反感,激化了矛盾。

  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心理門診主治醫生張文藝特別強調:『家長教育孩子,只注重了「教」,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但卻忽視了「育」。』據張文藝介紹,來看心理門診的青少年非常多,家長一發現孩子不對頭,就想著轉嫁矛盾,從未想過是自身教育的問題。『出現問題,家長不能僅僅只靠說教,更應該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行為舉止,要理解孩子,了解問題所在,與孩子建立一種信任的關系。』

  『學校的心理教育工作也僅僅是預防,不能起到治療的作用。』哈爾濱第一中學政教主任李鳳臣說,『有些問題,比如孩子大考之前的焦慮,隨著考試過去,孩子是會恢復的。家長不要因為這期間孩子的情緒失常,認定孩子的心理有問題。正確的方法是要找尋根本所在,幫助孩子減壓。』

  張文藝呼吁社會上建立『家長課堂』,或舉辦類似的公益講座,讓家長學習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朱廣雨說,2009年曾搞過一次調查,家長看教育學、心理學書籍的比例不到1%。『多看一些書,對教育孩子總是有幫助的。』

  據了解,我省正著力構建『校園+社區』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建設教育服務指導網絡,並逐步覆蓋『從城市,到鄉村』的所有未成年人群體。

責任編輯: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