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在吉林化工廠原料桶流入松花江後,為保證松花江水質安全,黑龍江省環境監測中心站28日晚緊急啟動應急監測預案,對松花江水樣實施24小時監測。今天,黑龍江環境監測中心站有關負責人就監測情況及具體技術問題接受了記者采訪。
措施: 雙管齊下監測水質19時許,記者在位於哈市道外區衛星路2號的黑龍江環境監測中心站看到,在5樓辦公室裡,副站長陳家厚正帶領四名工作人員埋頭在電腦前緊張地忙碌著。
針對大家比較關心的水質檢測問題,陳家厚說:『目前我們采取自動監測和手動監測,自動監測就是指機器監測,對左段面進行取樣。手動監測就是人工檢查,需要工作人員到船上采水樣,對左、中、右三個斷面進行取樣,結果更能准確些。』
陳家厚表示,在這次事件沒發生前,監測中心站一直在長期跟蹤監測松花江水質,只不過目前加大了監測密度和頻次。『自動監測由原來的每四小時一次,增加到現在的每兩小時一次。而手動監測由原來的每月一次,增加到現在的每四小時一次。』陳家厚告訴記者。
工作: 一天一夜未合眼采訪中,陳家厚不時用濕毛巾拍打自己的前額。監測站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28日20時開始,陳站長就沒合過眼,一直守候在電腦前接收、分析、上報數據,完成一個又一個監測報告。『困急了,他就用涼毛巾來提神……』
陳家厚則說:『現在全站的工作人員都投入到水質監測上了,今天一大早,宋站長就帶領一批人,趕到肇源、朱順屯等監測點了,跟他們比,我這點兒辛苦不算什麼。』
監測: 松花江水質無異常『截至29日14時,來自肇源監測站的水樣PH值均在7.12-7.18之間,屬正常范圍。其他常規監測指標也未出現異常。』陳家厚一邊拿檢測單給記者一邊說,2005年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他也參與了,當時主要污染物為硝基苯,硝基苯屬於金屬物質,在水中比較穩定,遇水不溶解。而這次主要污染物為三甲基一氯硅烷,由於其遇水即放出氯化氫(鹽鹼),因此主要檢測PH值。
專家: 此次原料桶泄漏 一般對人體無害記者就吉林化工原料桶流入松花江一事采訪了黑龍江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所長張貞浴。張貞浴認為,三甲基一氯硅烷遇水將產生兩種主要物質:氯化氫(鹽酸)和六甲基二硅氧烷,一般對人體無害。
張貞浴說,三甲基一氯硅烷遇水和空氣釋放出氯化氫(俗稱鹽酸),而後形成三甲基硅烷,三甲基硅烷又形成六甲基二硅氧烷。六甲基二硅氧烷比較穩定,毒性小。鹽酸經過大量水稀釋後,會造成水的PH值降低,一般對人體無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