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3日訊 近日,眾多市民打來電話向記者痛斥擾民的垃圾短信———剛剛買來新車,就收到保險公司的廣告信息;剛剛買了新房,裝修公司的短信就來『報到』。記者采訪中了解到,狂轟濫炸般的垃圾短信大多是由專門短信群發公司發送的,僅哈市就有短信群發公司百餘家。垃圾短信究竟如何發送?又是如何鎖定接收者?記者對此進行了暗訪。
哈市百餘公司
代發垃圾短信
記者在網絡上搜索發現,僅哈市的短信群發公司就有百餘家。他們大多以電子公司或傳媒公司的名義經營,采用安裝在電腦上的發送軟件,通過互聯網發送垃圾短信。發送者只要輸入短信內容和接收電話號碼,再點擊『確認』就可發送,發送費用約為每條0.03元至0.07元不等。
記者自稱某公司業務員,與哈爾濱恆華傳媒公司的一位業務員取得了聯系。她告訴記者,他們的公司成立多年,主要經營短信群發業務,每條短信0.06元,最低要保證發送1萬條信息。她還向記者保證其公司的軟件很『先進』,送達率保證在98%以上。此外,還能根據經營種類免費設計廣告語、制定發送計劃。如果記者想自己發送信息,公司將派專人免費安裝軟件,記者可擁有獨立的賬戶和密碼,短信上的發送號碼由記者隨意設定。
掌握十萬用戶
信息按需發送
該業務員一再向記者保證,通過其公司發送的信息不會被攔截,並稱其公司掌握全市十餘萬手機用戶的信息,各類人群一應俱全,並進行了明確分類,如按南崗、道裡等區劃分,或按汽車、住房、保險等購買需求劃分。
雖然該業務員強調他們發送的短信並不屬於垃圾短信,但當記者詢問是否可以發送辦理假證等信息時,她立即表示:『完全可以。』她還承諾可免費提供哈市高校學生手機信息。她一再保證,其公司老板人脈很廣,可保證客戶資料准確、『新鮮』。
眾多手機用戶信息究竟從何而來?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短信群發公司在房地產、汽車、教育等很多行業內都有『內線』,比如從醫院買來的產婦信息,群發公司就直接提供給家政公司或早教中心,從售樓小姐處買來購房者信息,則提供給裝修公司或家居商場。
垃圾短信侵犯
百姓多種權益
頻繁接收垃圾短信,令眾多市民苦不堪言。對此,黑龍江澤言律師事務所李衛權律師表示,群發垃圾短息已經構成民事侵權。他說,首先,垃圾短信不僅內容『擾民』,而且不分時間、地點隨意騷擾手機用戶,侵犯了機主享有正常生活工作秩序的權利。其次,垃圾短信不請自到,往往讓機主『無法拒絕』,侵害了機主的通信自由權。另外,許多短信群發公司為了自家業務更加精准,能向客戶提供更多服務,大量買賣手機機主信息,導致機主姓名、職業、地址等信息泄露,個人隱私權被嚴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被隨意買賣,不法之徒由此獲利,其實已經涉嫌出售公民個人信息罪。
李衛權律師指出,目前,我國尚無專門法律、法規對垃圾短信進行規范,市民若接收到垃圾短信,應及時向有關部門投訴,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