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4日訊 針對市民最為關心的拍賣後公共停車位計時、計費及管理等問題,記者昨天采訪了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秩序處相關負責人。
據介紹,拍賣後公共停車位對市民的收費標准,白天時段(8時至20時)小型車停車10分鍾內免費,10分鍾以上1小時以內收費標准為每臺5元;超過1小時的按每30分鍾每臺2元收取,不足30分鍾按30分鍾收取,最高限價每臺40元。(中客以上的車輛不允許在區域停放)。
在具體收費方式方面,拍賣後的公共停車位將采取手持POS機計時收費,不會在公共停車位周邊設置固定咪表。市民停車交費時,目前仍將以現金交費為主,日後將推廣集公交卡、出租車IC卡、停車收費卡等功能於一身的『城市一卡通』。但不排除隨車位投入使用先推出收費卡再逐步完善該卡功能的可能。而公共停車位收費人員須統一著裝,並佩戴由交警部門制作的胸卡。
對公共停車位收費卻不負監管責任的問題,記者獲悉,拍賣後的公共停車位將含有『車位險』,一旦車輛在公共停車位停放過程中出現刮蹭等損失,車主在自身車輛原有投保項目的基礎上,還可向保險公司申請『車位險』索賠,公共停車位管理人員也有義務出具視頻、書面等相關證據。雖然車位險賠償金額可能不高,但也避免了交費停車卻被白撞的尷尬。同時,如公共停車位內停車時被撞,而肇事車輛逃逸時,管理人員也須向交警部門和保險公司等部門提供相關證據,以保證車主利益。
責任編輯: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