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黑龍江省小企業融資難 年資金缺口600億元
2010-08-09 11:01:40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張博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工人在緊張生產。

  東北網8月9日訊 『企業最難的時候,如果不是有「信貸融資」的幫持,企業今天會是什麼樣就不好說了。』從一家小香油廠發展成我省規模最大的綠色調味品基地,固定資產由最初的8萬元增長到4400萬元,齊齊哈爾瑞盛食品制造有限公司經過短短幾年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每每談到企業發展歷程,公司董事長閻仲黎都必提『信貸融資』在企業發展中起到的關鍵作用。

  據閻仲黎介紹,作為一家從事大豆、花生、玉米等農副產品深加工的食品企業,『瑞盛』於2004年投入近億元購置土地、建設新廠房並購買了大批生產設備。隨著公司的壯大,資金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多年來一直靠賺錢再投入的『滾雪球』方式已滿足不了企業需求,公司將土地和房產抵押給了銀行,但抵押所得款項並不能滿足其融資需要。公司仍需大量資金用於購買原材料,否則公司將面臨減產、甚至停產的威脅,而一旦生產遭遇危機,還將面臨著還貸難,房產、土地被銀行收走的危險……

  『沒有抵押物,誰還能給我們貸款?』就在老閻為貸款愁得夜不成眠時,省工信委將他的項目推介給了黑龍江辰能擔保有限公司。在省工信委的指導下,他將企業的股權質押給『辰能擔保公司』實現反擔保,從2009年開始,企業分別獲得了500萬和800萬的擔保貸款。

  有了資金支持,生產又如火如荼地進行。目前,該公司生產的食品已遠銷俄羅斯、土耳其、沙特阿拉伯、澳大利亞等三十餘個國家,並從瑞士購進了兩套大豆組織蛋白生產線,將於近日投入生產。

  ●銀行無『抵押物』不貸

  ●我省年資金缺口600億元

  『瑞盛』面臨的融資問題在我省中小企業中很普遍,然而在省內,像『瑞盛』一樣既得到銀行認可又得到擔保機構信任的中小企業並不多見。

  據省工信委的一份報告顯示,我省中小企業年需求資金總量在1000億元以上,而資金缺口達600億元以上。目前,省內80%以上的中小企業反映流動資金嚴重不足,50%以上企業新上項目後,由於缺少流動資金影響投產達產。改善中小企業經營環境,解決融資問題迫在眉睫。

  中小企業融資幾家歡喜幾家愁

  哈爾濱啟萊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於2008年7月,是一家利用廢舊報紙等原材料代替木材生產環保鉛筆的企業,其生產的環保鉛筆已獲得國家專利。企業的發展前景廣闊,然而在運營了一段時間後卻出現了資金吃緊,雖然三次通過小額貸款公司獲得了共計35萬元的貸款,但這對一家新興企業來說只是杯水車薪。『科研經費、購買原材料、擴大生產規模等一系列資金都是急需的。』提起貸款,公司負責人張明波一臉無奈:『企業剛剛起步,沒什麼資產可以抵押,根本達不到銀行貸款要求,只能從小額貸款公司融資。』當問及企業未來的發展時,張明波皺了一下眉頭說,『希望主管部門能夠對有潛力的中小企業提供資金幫助。』張明波的一句話說出了省內大多中小企業的無奈,眼下,他們希望能夠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持。

  『企業現金流斷了,借光了親戚的錢就向其他企業借,那段日子實在是太難了!』哈爾濱宏力機器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機床生產企業,然而在一年前,這家企業險些倒閉。2007年,公司在哈市平房工業區建廠,可沒過多久,這家以出口車床為主的企業就受到金融危機的波及。回憶那段黑色的日子,公司總經理馮良弼無限感慨:『產品賣不出去,資金回流困難,企業生產停滯。我們有自己的土地和廠房,但因土地證和房產證沒拿到手,銀行不給我們貸款。』一次偶然的機會,馮良弼通過一家擔保公司以無抵押貸款擔保方式從銀行獲貸200萬元,企業度過了難關。『想到那段沒有錢的日子,現在仍感到後怕。如果當初沒能貸到款,企業可能就真的完了。像我這樣的企業在省內不計其數,不知道他們遇到困難,是否也能邁過這個檻。』馮良弼認為,省內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不容樂觀。


  鄉鎮中小企業融資機會渺茫

  作為一家縣級科技企業的老總,馬德學在慶幸自己企業『起死回生』的同時,也為鄉鎮中小企業的融資捏了一把汗。2009年,黑龍江立達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受到金融危機的重創,『產品出口量下滑,流動資金告急,再這麼下去企業就得低價出讓了。』老馬對企業一年前的窘境記憶猶新,『找銀行貸款,人家嫌風險太大,找小額貸款公司又利息太高。』在多方打探融資渠道時,老馬幸運地參加了一次省內中小企業融資專項推進會,他的項目得到『辰能擔保公司』認同,雙方簽訂了融資擔保協議,一次性獲貸500萬元,『這筆貸款徹底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如今,馬德學的企業已步入正軌,並將在近期擴大企業的生產規模。而在我省像老馬這樣獲得融資擔保貸款的企業可謂是寥寥無幾。

  省工信委的調查報告指出,省內各商業銀行之間對中小企業貸款投放不均,在中小企業貸款中,城市商業銀行佔78.7%,農村信用社佔11.1%。部分銀行在市(地)和縣沒有或少有設立分支機構,貸款審批權限沒有下放或權限較低,影響著中小企業獲取信貸支持。另外,鄉鎮中小企業資信等級低,缺乏抵押資產,銀行自然避而遠之。

  而省內一些政策性擔保機構也多數集中在省內大城市,縣級擔保機構相對弱小,很多中小企業幾年來都沒有獲得銀行貸款。

  擔保公司方興未艾

  政府相關部門雖然采取了諸多措施,但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並未得到根本解決。當『求資若渴』的中小企業因被銀行拒之門外而陷入困境時,融資性擔保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地在龍江大地蓬勃發展,有效緩解了中小企業及個體私營業主融資難。

  一邊連著銀行、一邊連著中小企業的擔保機構,既可以有效降低銀行風險,又能打通中小企業融資瓶頸。截至2009年底,我省共有各類擔保機構130多家,其中,政府財政出資政策性擔保機構37家,社會民間資本組建商業性擔保機構103家;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擔保服務的有47家,累計擔保企業21487戶,擔保總額達241.8億元。

  『商業銀行在經營上一直是把安全性視為第一原則。而很多中小企業由於缺少可抵押物,導致很多好項目因資金短缺要麼胎死腹中、要麼難以為繼。融資前可以容忍企業的不規范,但要幫助他們改進不足,完善他們的信用環境。』黑龍江辰能擔保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強認為,中小企業雖然存在著諸多問題,但擔保機構應充分發揮在銀行和企業間的服務作用,讓企業向健康的方向發展。『擔保要「下沈」,要將服務一直延伸到郊區、鄉鎮,讓那裡的客戶同樣得到金融服務。』在成立一年多的時間裡,『辰能擔保』已累計完成73個擔保項目,金額5.5億元,其中擔保貸款金額最大的2000萬元,最小的200萬元。

  融資需先彌補自身不足

  省工信委融資服務處副處長張振聲指出,諸多因素制約著中小企業的融資,政府也在努力完善融資政策體系。而缺少有效的抵押資產、財務不透明、管理水平低、信用環境等問題在我省中小企業中尤為突出。

  省工信委調查指出,我省一些地區中小企業不良貸款率持續走高也直接影響了當地企業信用水平,銀行和一些政策性擔保公司都避而遠之。

  某商業銀行信貸部門負責人說,我省很多中小企業貸款難的主要問題集中在財產抵押上,缺少土地證和房產證,使用權和產權得不到統一,導致公司降低甚至失去了擔保能力。同時,『財務制度健全纔能夠贏得別人的信任,銀行或擔保機構纔會放心貸款。』省內一家擔保公司的注冊會計師透露,『賬面資金只有一百萬,而企業實際資產卻近千萬。』為了逃稅而在財務報表上做手腳的企業大有人在,而財務信息的缺失使許多企業因此失去貸款的資格。

  中小企業信用環境的完善,將是對融資難局面的重要突破。

  專家:多條腿走路

  記者從省工信委獲悉,為破解中小企業融資『瓶頸』,我省將繼續推進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產品推介及銀企對接,建立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專營機構;引導擔保機構幫助企業解決貸款擔保難問題,開展發行中小企業集合票據工作等創新融資方式;推進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並建立中小企業融資和信用信息服務平臺。

  有關人士指出,融資性擔保公司只能解決一部分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銀行只認『物』不認『項目』、只講『安全』不重前景的問題短時期難以改變,而作為現代企業,不能單純依靠信貸,還應通過上市、發行公司債券等方式在資本市場公開籌集資金,還可以通過票據貼現等方式緩解企業流動資金不足,多條腿走路。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