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黑龍江加強新農合門診統籌監管 報銷封頂線千元以上
2010-08-09 13:44:58 來源:東北網  作者:衣曉峰 梁民琳 杜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9日訊(衣曉峰 梁民琳 記者杜筱) 目前,黑龍江省各地新農合門診統籌工作已全面展開。省衛生廳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對新農合政策落實情況及新農合基金籌集、運行、使用等現狀加大監管力度,門診統籌除進行普通疾病的治療外,還要開展門診慢病和門診大病的補償工作,報銷比例在40%以上,封頂線1000元以上。

  記者從黑龍江省衛生廳了解到,目前,黑龍江省各地新農合門診統籌工作已全面展開,為使這一惠民工程向著規范化、制度化的方向發展,近日省衛生廳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對新農合政策落實情況及新農合基金籌集、運行、使用等現狀加大監管力度,對考核不合格的定點醫療機構責令限期整改,整改後仍不合格的將取消定點資格。

  通知要求,全省各地應規范新農合門診報銷比例,在制訂門診統籌報銷方案時,應在充分調研和測算的基礎上進行。門診統籌資金的提取額度應為當年統籌資金的30-40%左右,報銷比例應在30-50%之間為宜,各地可適當提高村級的報銷比例;另外,門診統籌除進行普通疾病的治療外,各地還要開展門診慢病和門診大病的補償工作,要自主選擇15種以上疾病,報銷比例在40%以上,封頂線1000元以上。針對惡性腫瘤、尿毒癥、髒器移植後、放化療及兒童白血病、先天性心髒病等,要提高門診報銷比例,原則上報銷比例在45%以上。

  通知明確,各地衛生行政部門要將新農合門診統籌與農村『三網四化』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加強對藥品使用及收據情況的監督檢查,防止定點醫療機構造假行為,以利於提昇監督力度;通過門診統籌整合農村衛生資源,讓村醫在符合標准的衛生所從事醫療活動;對不符合執業條件的醫生和村衛生所,暫不設新農合定點。村民在村衛生所就醫得到的補償要定期公示。

  通知指出,各地要加強對基本藥物使用的補償,凡是鄉、村兩級醫療機構使用基本藥物的,報銷比例要按照統籌地區規定的比例給予報銷;使用基本藥物以外、新農合《用藥目錄》以內的藥物,要降低3-5個百分點給予報銷。同時,各地要加大對中醫藥、民族醫藥的傾斜政策,適當提高使用中醫藥、民族醫藥治療的補償比例,讓群眾享受到中醫藥、民族醫藥帶來的廉價、優質的服務。

  通知強調,門診統籌工作關系到農民就醫的保障程度,關系到資金的平穩運行。各地要加大門診統籌管理的考核力度,縣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負責對縣、鄉的考核,建議每季度考核一次,重點考核資金、用藥、處方的使用情況。鄉鎮衛生院負責對村級的考核,建議每月考核一次,每次考核的情況要由合管辦進行統一公示。對考核不合格的醫療機構要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機構堅決取消其定點資格。據了解,黑龍江省新農合工作自2003年起開展試點,當年參合農民為100.38萬人;到2007年,實現了新農合的全省覆蓋;2009年,全省參合農民1370萬人,參合率為95.7%;到目前,全省共有1400.8萬農民參加新農合,參合率達98.84%。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