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呼蘭河呼蘭區段采沙吞噬灘涂毀農田 村民敢怒不敢言
2010-08-12 11:08:58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王松岩 白林鶴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幾千畝灘涂成沙灘
   東北網8月12日訊 近日有人反映,呼蘭河呼蘭區段分布著十餘家采沙廠。這些采沙廠不斷向河岸擴充,毀壞了大面積灘涂和農田。

  10日上午,記者趕往呼蘭河。車剛剛駛上通往呼蘭區的呼蘭河大橋,就看到了遠處兩堆高高的『沙山』。進入呼蘭區,當記者詢問附近的沙廠在什麼地方時,一名男子回答:『這附近有十幾家沙廠,你要去哪家?』在這名男子的指引下,記者去了較近的呼蘭區富強村的一處沙廠。

  在去往富強村狹窄的通鄉公路上,遠望能看到路面顏色泛黃,上面灑滿了沙子。路上還不時有滿載沙子的卡瑪斯貨車駛過。附近的居民說,因為附近有沙廠,這條路每天都有大車駛過,把路面都壓壞了。記者沿著這條路來到呼蘭河邊,首先看到一大片沙地,面積有兩個足球場大。一位放牧的農民說,這裡以前都是長滿蒿草和灌木的灘涂,他們經常在上面放牧,但前幾年沙廠在這裡存放沙子,時間長了,沙子毀壞了植物,雖然現在沙廠搬走了,但黑土上面還是一層厚厚的沙子,早已經不長植物了。

  在這片沙地的北側,有兩座近20米高的沙堆,正是先前記者在呼蘭河大橋上看到的沙堆。在這個沙廠中,人不多,都是機械化作業。四五輛卡瑪斯車正在排隊等著裝沙子,一輛鏟車只幾分鍾就裝滿了一車。這個沙廠共分兩部分,一部分靠近農田,一部分靠近對岸的灘涂。采沙船都不在河中間,而是在離岸邊比較近的地方。在河對岸是一大片灘涂,幾十只奶牛正在吃草。遠遠望去,明顯看到了灘涂出現了一個很大的『凹槽』,而采沙船還在不斷地向裡蠶食。兩艘采沙船正在離岸邊不到五米的地方采沙,船上的兩三個人只負責開船和開關傳送帶,傳送帶很快就把河底的沙子抽了上來。還有兩條船十幾分鍾就往返一趟向沙廠送沙。

  在另一處沙廠,外面是一個鐵門,進入裡面就是一片開闊地。沙廠兩面沒有圍牆,采沙船直接在離岸邊三四米的地方,向岸上噴出剛采出來的沙子。采出來的沙子並不直接裝車,而是要通過兩遍水洗。工人們將篩選出來的細沙堆放一起,粗沙胡亂灑在灘涂上。在這沙廠,不但采沙船毀壞灘涂,由於長期堆放沙子,幾千平方米的灘涂上已經寸草不生。

  上百畝農田被毀

  富強村采沙場附近的河岸已經出現了一個直徑四五米,向農田凹陷的半圓型,岸上不到一米處就是種著玉米的農田。在河對岸還有兩艘采砂船在灘涂附近采沙,兩艘船在往返運沙。在這個采沙廠附近,河岸上已經出現了三四處凹陷的半圓型,直徑都在四五米左右。附近的居民說,這個河段的河岸從前都是平的,岸邊不遠處就是農田。由於采沙船不斷向岸邊侵蝕,下面的沙子被采沒了,上面的黑土就塌陷進了河裡,這裡形成了『凹槽』,農田也遭到了破壞。從這個沙廠出來,記者詢問附近的村民哪兒還有沙廠,一名村民指著路面上的沙子說,順著這些沙子印走,看到通往河邊的公路就拐,肯定能到沙廠。記者大約行駛出五公裡後,按照村民的辦法,確實又找到了一家沙廠。

  隨後,一名村民告訴記者,沿著公路走,挨著富強村的白旗村也有很多沙廠,沿著通鄉公路行駛十幾公裡,記者看到了五六家沙廠。這些沙廠互相都有幾公裡的間隔,每個沙廠附近都有很多采沙留下的『凹槽』。在白旗村的一家沙廠,『凹槽』南面是一片農田,北面是一座工廠廠房,『凹槽』直徑達到了七八米,已經『伸』入農田中,采沙船還在不斷向農田深處『擴張』。『凹槽』處的河岸離水面三四米高,隨著采沙船的工作,岸上的黑土不斷滑落水中。據附近一位村民說,這個『凹槽』位置的河岸以前和旁邊的廠房在一條線上,河岸也沒有那麼高,都是采沙采的。由於這麼采沙,造成岸上的農田水土流失,毀壞了至少上百畝的農田。沙廠的工作人員非常警覺,看到記者在岸邊觀察,馬上跑過來問記者是乾什麼。記者稱自己是要買沙子的。這名男子口氣生硬地說:『買沙子進屋,在這裡瞎轉悠啥!』這名男子向記者兜售說,他們的沙子18元一米,都過兩遍水,質量很好。他還很自信地說:『我們每天采上萬米沙子,要多少都行。』

  村民敢怒不敢言

  提起附近的沙廠,村民都是敢怒而不敢言。當記者讓一名村民帶領去沙廠的時候,幾名村民扭頭便走,一名村民說:『我們可不敢去,這些人太厲害』。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男子說,他就是富強村的。兩年前,他家在呼蘭河岸邊有五畝地,隨著附近沙廠任意采沙,他家的地下面的沙子都被抽乾了,上面的黑土也塌陷進了河中,現在只剩下不到兩畝半的地。

  他說,同村的很多村民都遇到了這樣的情況,光他家地附近的一個沙廠估計至少毀了四五公頃的土地。村民曾多次找到村委會反映情況,但村委會一直沒有解決此事。後來村民被逼得不行了,就組織起來找沙廠的人理論。沙場的幾名彪型大漢都把村民打傷了,采沙仍在繼續。實在沒辦法,村民就在自家的地裡看著。但沙廠的人非常蠻橫,說他們是在呼蘭河裡采沙,沒有到村民的地裡采,至於塌陷的農田與他們無關。經過這麼多事,很多村民害怕他們了,只能任由他們胡作非為。

  據白旗村一位姓張的村民反映,他們都恨透了這些沙廠。以前呼蘭河白旗村段有很多灘涂可以放牛,因此有很多村民養牛,每年還能增加一筆可觀的收入。近兩年,由於采沙廠數量增加,在河裡采不到沙子,他們就向河床擴張,把下面的沙子都抽空了,至少毀了四分之一的灘涂。放牛的地方少了,很多農民只好把牛賣了。他們不止一次制止過這些沙廠,還發生過幾次衝突,也把人打傷了。後來,這些沙廠趁晚上偷著采,不到十分鍾就一船,根本看不住。他們也是四處反映,結果都無濟於事。有時候還遭到沙廠人威脅,後來他們也不敢管了。

  他還說,和其他村一樣,他們村的沙廠不但破壞灘涂,還破壞農民的耕地。他們村沿河邊的耕地幾乎都遭受毀壞。開始的時候沙廠還說給村民點補助,後來乾脆不管了。現在有的采沙地點離村民的房子就幾米遠,他們真擔心如果發洪水,會影響安全。這些采沙廠如何能毀農田、毀灘涂大肆采沙,本報將繼續關注。

  8月7日卓展購物中心哈爾濱店在香格裡拉親水廣場舉辦了一場以哈爾濱百年文化風情為主題的會員沙龍活動,為卓展會員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視覺盛宴。為期兩天的會員沙龍,旨在使人們從歷史和時尚的全新角度看待哈爾濱這座百年城市的不斷演進,同時也是對來賓關注卓展的一次真情回饋。

  走進哈爾濱城史文物館,講解員聲情並茂的為會員朋友們介紹著每幅圖片的歷史背景,帶領大家回顧著『東方小巴黎』的別樣時尚。放逐在歷史的湍流中,時尚看似短暫易逝,但穿過時光隧道,承載了一段真實歷史的時尚擁有異常深邃的厚重感。

  一位到場會員表示: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讓我們這些一直生活在哈爾濱的人看到了城市以及我們自身的變化,我們纔能更深刻地體會到生活的美好和它帶給我們的滿足,感謝卓展!

  倡導新百貨主義的卓展,摒棄傳統百貨的單純消費模式。會員沙龍活動在卓展購物中心已成了會員們的交流平臺,卓展購物中心不是用商品擁擠著顧客,而是借助各式文化、主題性活動的舉辦,將濃郁的藝術氣息與時尚元素兼容,將一股人文藝術風潮在廣袤的中國北方蔓延開來。

  與世界同步的新時尚,精品百貨的新文化,優質服務構築的新生活,已經逐漸地深入到卓展的每一個角落。而此次酒會,正是卓展新百貨主義的浪漫延伸。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