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0中國(大興安嶺)低碳經濟論壇現場。東北網記者 楊林川攝。 |
![]() |
全國政協副主席、農工民主黨中央副主席陳宗興宣布本屆論壇開幕。東北網記者 楊林川攝。 |
![]() |
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莊國榮宣讀王剛的賀信。東北網記者 楊林川攝。 |
![]() |
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張維慶講話。東北網記者 楊林川攝。 |
![]() |
政協黑龍江省委員會主席王巨祿講話。東北網記者 楊林川攝。 |
![]() |
中共黑龍江省委副書記杜宇新講話。東北網記者 楊林川攝。 |
東北網8月13日訊(記者 楊林川)13日上午,2010中國(大興安嶺)低碳經濟論壇在漠河舉行,主題為『發展低碳經濟,建設生態文明』。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政協副主席、關注森林活動組委會主任王剛在論壇開幕式上發來賀信表示,希望論壇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總結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成功經驗,積極倡導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的新理念,深入探討生態文明建設遇到的新問題,緊緊圍繞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謀創新之舉、建叡智之言、獻務實之策,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做出積極貢獻。
全國政協副主席、農工民主黨中央副主席陳宗興宣布論壇開幕。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張維慶,省政協主席王巨祿,省委副書記杜宇新在會上分別發表講話。
全國人大常委、農工黨中央副主席、省人大副主任、農工民主黨黑龍江省主委陳述濤主持開幕式。
張維慶在講話中表示,大興安嶺地區作為國家最大的木材生產供應基地,在歷史上為國家發展提供了大量優質木材等原材料,為國家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對遏制東北和華北地區氣候非正常變化,維護我國東北地區農牧業健康發展,發揮著無可替代的生態屏障作用。如今,大興安嶺地區依托得天獨厚的資源、環境、生態和區位優勢,走低碳發展道路,必將在應對氣候變化、增加森林碳匯、發展清潔能源、保障國家生態屏障安全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張維慶指出,大興安嶺要牢牢抓住機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低碳經濟、低碳技術、低碳生活為理念,堅持立足長遠、腳踏實地、科學高效地開發利用區域資源,努力打造大興安嶺地區低碳、綠色、生態的品牌價值,大力發展以低碳產業為核心、以林業碳匯和低碳技術為特色、以低碳能源、低碳交通、低碳建築和低碳生活為基礎、以低碳化能力提昇和低碳經濟重點示范區項目為支橕的、符合大興安嶺實際和低碳經濟發展理念的低碳經濟發展新格局,在全國率先探索出林區低碳經濟發展的新道路和新模式,為全國林區低碳經濟發展創造可資借鑒的模式和經驗。
王巨祿在會上發表講話時說,以『發展低碳經濟、建設生態文明』為主題,對低碳經濟的內涵、國內外低碳產業發展狀況與趨勢、建立低碳經濟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發展低碳經濟機制、碳匯交易展望、黑龍江省和大興安嶺發展低碳經濟的戰略等方面進行交流,此次論壇的意義重大而深遠。
王巨祿表示,2010中國(大興安嶺)低碳經濟論壇是一次呼喚全社會要高舉低碳經濟發展之旗,共同開啟生態文明新道路的重要活動,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舉措,是一次上下互動、相互支持,為推動我國低碳經濟快速發展的共同行動,是黑龍江省尤其是大興安嶺發揮資源環境優勢、為在國家層面建立低碳經濟示范區工作的最大支持。
杜宇新在會上發表講話時指出,現在大興安嶺正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面對加快發展和保護環境的雙重壓力,路徑選擇至關重要。新一屆地委、行署領導班子提出了建設低碳經濟示范區的戰略構想,編制了全區低碳經濟發展規劃,確定了以發展低碳經濟的新道路和新模式,推動發展方式轉變、生態環境改善和人民生活品質提高,實現經濟社會全面發展與進步同資源環境有效保護與利用『雙贏』的目標,符合省委省政府推動全省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和建設『八大經濟區』、實施『十大工程』的戰略部署,把大興安嶺在全省區域發展中的定位進一步精准化,既有利於抓好落實、見到實效,又有利於率先突破、帶動全局。這將走出一條林區經濟持續發展、社會全面進步、資源永續利用、環境不斷改善、生態良性循環的新路子。
杜宇新表示,希望大興安嶺地委、行署帶領全區人民解放思想,堅韌不拔,努力做好『在保護中發展』和『在發展中保護』這篇大文章,紮實推進低碳經濟發展和低碳經濟示范區建設,力爭早日把大興安嶺建設成為全省最富裕、最文明、最和諧的地區之一。
據悉,本次論壇由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農工民主黨中央、省政協主辦,大興安嶺地委、大興安嶺地區行政公署、中國經濟報刊協會承辦,旨在搭建全國低碳經濟發展交流平臺,探討低碳經濟發展機制和產業走向,展示低碳技術和產品,為各地發展低碳經濟提供智力支持。
國內低碳經濟領域的有關專家、學者和從事低碳產業的企業家和全國政協人口環境資源委員會、農工民主黨中央、國家有關部委司局處及省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了論壇開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