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13日,記者針對近日家長最為關心的『兒童性早熟』話題,采訪了哈爾濱市兒童醫院青春期門診主任於泓。據於主任介紹,性早熟多指女孩在8歲以前出現乳房發育,繼而陰腋毛生長及月經初潮,男孩在9歲以前出現睾丸、陰莖增大、陰腋毛生長、陰莖勃起、甚至排精現象。預防性早熟,專家建議家長只要讓孩子一日三餐營養均衡即可,無需過多進補,孩子出現性早熟癥狀後應及時就診。
受鉛污染 22個月女嬰乳房發育
『醫生,快看看我的孩子,她這麼小,乳房怎麼好像發育了?』近日,哈市兒童醫院青春期門診接診了22個月大的文文,她的媽媽顯得焦急無措。
經過查體和超聲檢查,醫生診斷文文為性早熟,其右側乳房已經發育。據青春期門診主任於泓介紹,在小年齡組的性早熟患兒中,因器質性疾病導致性早熟的比率明顯高於年齡相對較大的孩子。但是在對文文進行的病因檢查中未發現器質性疾病。
『家裡為了多掙些錢,在去年開了一家修電瓶的小工廠,已經有一年了,大人基本每天都會帶著孩子呆在工廠裡……』經文文母親介紹,醫生對文文進行進一步檢查後發現,文文出現性早熟癥狀是受到了鉛污染。
服用成人藥 7歲女孩來月經
小女孩惠惠今年7歲,兩個月前患上外陰炎,治了兩周也不見好轉。幾天前,她的陰部突然流血,母親十分害怕趕緊帶她到醫院檢查。醫生在查體過程中發現,孩子雙側乳房已經增大,相當於11歲左右水平,並且孩子的大、小陰脣及處女膜均已明顯著色,而且出現了月經,這些癥狀表明惠惠出現了性早熟。醫生詢問病史後發現,此前惠惠的媽媽用治療成人外陰炎的方法,用己烯雌酚溶於水中進行坐浴,為惠惠治療了兩周,導致孩子性早熟。
專家提醒,不僅某些食品和營養品可引發孩子性發育提前或早熟,在孩子患病時,如果盲目使用成人藥品,同樣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傷害。
長期服用鎮靜藥 8歲女孩乳房發育需戴胸罩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年僅8周歲的小玲乳房已經發育,不得不戴上胸罩。
據醫生介紹,小玲性發育已經達到成人水平,通過詢問病史記者了解到,孩子曾患病毒性腦炎,治療期間孩子一直口服鎮靜藥氯硝安定和卡馬西平。
『身高130cm,體重25公斤,雙乳及外陰發育都已接近成人水平,骨齡13歲,對應身高為156cm,小玲的身高已丟失26cm,並已出現月經初潮。』於泓主任表示,小玲是典型的因腦部疾患及長期服用鎮靜藥而引起的中樞性性早熟患兒,如果小玲的性發育得不到控制,發育成熟後,她的身高很難達到150cm。
惡補營養品 8歲男孩長了小胡子
『我兒子今年纔8歲,卻長喉結了,脣邊還長了一圈毛茸茸的小胡子。』在哈市兒童醫院青春期門診,帶孩子來看病的劉先生無奈地說。經過醫生查體,劉先生的兒子睾丸、陰莖增大,陰腋毛生長,而且已經出現排精現象,被診斷為性早熟。
記者經過詢問孩子的飲食情況後得知,大約在半年前,劉先生為了給孩子補充營養,讓孩子吃了一個月的乳清蛋白粉和兒童嚼錠。『盲目過度地補充營養,不但會導致孩子營養和發育失衡,還會促使孩子提前性發育、加速骨齡的閉合速度、縮短身高增長時間。』青春期門診主任於泓提醒家長,給孩子補鈣、補鋅要慎重,如果檢查結果為缺鈣、缺鋅,一定要在補鈣、補鋅的同時考慮到孩子性發育和生長發育的問題,鈣制劑中的附加成分也可能會乾擾性發育。
專家提醒:
反季節水果、補品
易致兒童性早熟
於泓表示,在多數病例中,化學物質對孩子性發育和生長發育的傷害是非常大的,甚至可能導致不可逆的損傷。不達標的除草劑、農藥、重金屬等被統稱為環境雌激素,它們所含成分有類似雌激素的作用,會影響孩子的內分泌系統,嚴重時會引發性早熟。
『有些保健品、口服液可能添加了激素,成分不明的不要給孩子吃。』於泓提醒家長,豆制品、快餐食品、膨化食品、蜂蜜盡量不要給孩子吃。反季節水果也不宜給幼兒食用。像雪蛤、冬蟲夏草、人參、西洋參裡面的促性腺素含量較高,青春期的孩子常吃容易誘發性早熟。雞鴨鵝等家禽的脖子也盡量不要給孩子吃,因為禽肉中的促熟劑的殘餘主要集中在家禽頭頸部分的腺體中。另外,炸雞、薯條和薯片等油炸類食品,在兒童體內會轉變為多餘的脂肪,造成肥胖而引發內分泌紊亂,導致性早熟。
於泓表示,處在哺乳期的母親服用避孕藥,也有可能通過母乳傳遞激素,導致嬰幼兒性早熟。幼兒每天看電視時間過長或者開燈睡覺,『光刺激』也會影響孩子的腦內腺體,使發育提前。
編輯旁白:
『早熟』的奶粉VS
『晚熟』的管理部門和家長
奶粉『早熟門』事件尚無定論,嬰幼兒紮堆體檢的浪潮已經席卷而來。撇開『早熟』的奶粉暫且不提,從上面的報道中我們不難看出,追尋孩子性早熟的原因,家長們好心辦壞事是其中之一。為了孩子茁壯成長,家長們不惜血本,在錯誤的飲食觀和健康觀的引導下拔苗助長,當發現問題時,家長們終於開始『晚熟』起來。
說到『晚熟』就不得不提我們的相關管理部門。在利益的誘惑面前,我們不能只靠市場主體的道德自律,更要靠檢測、監管部門防患於未然,將危機消滅於無形。進口食品安全問題較少並非『天生』,是在於人家的管理部門和監管制度相對於奶粉更『早熟』——食品檢測的標准多、體系完備、違法成本高。與此相對,事前檢測不夠,事後追責不力,我們的相關管理部門實在太『晚熟』了。
從『大頭嬰兒』到『結石寶寶』,再到『早熟門』,為什麼受傷的總是孩子們?如果未雨綢繆可以算是『早熟』,那麼懇請相關部門盡快『早熟』起來,從制度上糾偏,形成安全防護網,不要讓祖國的花朵還未綻放先被摧殘。